“我这八十八的年纪,眼瞅着花了,手也抖了,可拿起笔,心里头的劲儿还跟年轻时一样!” 不久前,浦东老画家瞿谷寒接受采访,谈论自己画的《竹间传德图》《竹林授学图》时说道,“画的都是文化的根,扎在生活里,咱得护着、传着,让它跟竹子一样,节节往上,一直青!”
9 月 3 日,瞿谷寒与世长辞。他的这两幅意蕴深远的遗作,亮相于刚在浦东新区工人文化宫开启预展的 “凭高东眺 —— 浦东新区老艺术家美术作品展”,成为对老画家的纪念。浦东新区美术家协会首次举办老艺术家作品展,汇聚了浦东美协名誉主席、顾问、名誉理事及众多杖国之年的老艺术家共 32 人的 60 件精品力作。参展艺术家的平均年龄超过 75 岁,他们将人生阅历与艺术感悟凝练于方寸之间,用丹青翰墨致敬岁月,献礼浦东开发开放 35 周年。
艺以载道,成为老艺术家们的追求。观众先看瞿谷寒的《竹林讲学》,老夫子坐着,孩子们围成一圈。瞿谷寒曾表示:“我小时候听先生讲学,也是这样的场景,现在想起来,暖乎乎的。画里的竹叶子好像有风吹过的动静,就像文化传承,看着静,实则一直‘活着’,在一辈辈人心里晃荡出声响。” 再看《母子伴读》这幅,孩子趴在地上写字,母亲低头看着,眼神里的疼惜和期许。“我想让看画的人想起自个儿家的长辈,想起小时候被守着念书的日子。文化传承,不就藏在这些日常里?” 瞿谷寒留下的话,能让观众品味良久。
老画家们的画,画里有诗。浦东美协名誉主席王中一在阐述其创作理念时,强调艺术的时代性:“对于中国画而言,花鸟画并不是画简单的一花一鸟,而是人的精神状态。” 他的作品《春醉》,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周浦画院院长顾潜馨则以《松渚双雁》《风来香气远》等作品,通过大面积留白与 “满而不乱” 的精妙构图,传递出清雅脱俗的传统文人画意境。钟情于魏晋风骨的张渭人,在作品《知音》中营造出文人雅士于山水间静听琴音的悠然意境,旨在给观者以清静脱俗、净化心灵的感受。
还有的老画家下笔恣意,让人看见 “老顽童” 般的真性情。陈可爱追求 “画画就是画自己”,其作品《闲庭信步》力图展现 “不一样” 的老虎,仅用寥寥几笔就描出 “大猫” 神韵,看似写意到 “偷懒”,实则入木三分。“‘意思意思’得了!” 陈可爱说道。十三只可爱猫咪围着两条鱼,跃跃欲试、伸爪…… 刘巽侠的《狸奴垂涎》图,在妙趣横生中展现了扎实的功底,而画风 “萌” 到能让年轻人瞧出一丝动漫味!
以 “凭高东眺” 为题,本次展览既是登临抒怀,也是展望未来。从描绘渔盐耕织的江南水乡记忆,到刻画日新月异的都市新貌,更多老艺术家用或雄浑厚重、或清雅隽永的笔触,挥毫泼墨勾勒出浦东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图景。
为迎接重阳节的到来,展览计划于 9 月 16 日举办开幕式。本次展览由高东镇人民政府、浦东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及浦东新区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浦东新区工人文化宫、高东镇文化服务中心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