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奉贤 > 文章详情

平凡守护点亮社区温暖!柘林镇胡桥社区的“慧治微格”→

转自:上海奉贤 2025-09-04 20:25:23

在柘林镇胡桥社区

网格治理不只是机制

更是一种温度

有那么一群人

他们常在“网”中走

知晓“格”中事

都是胡桥“慧治微格”中的

“民星”网格管家

· 徐克勤 ·

邻里守望的“热心工匠”

作为扎根胡桥新街30多年的天勤五金店老板,徐克勤早已成为街坊邻居口中的“热心工匠”。小店不大,却装满邻里信任;零件虽杂,却理出社区温度。街坊邻居都说,这店不光卖五金,更像个“暖心驿站”——门锁坏了、水管漏了,只要找到店主老徐,准能解决。

徐克勤是店里的“全能师傅”,也是街区党支部的骨干党员。这些年,他免费给居民修过的锁有160多把,换过的水龙头也超200个。居民张阿姨记得,去年冬天深夜,自家水管突然爆裂,她急得打给老徐,不到20分钟,他就带着工具包赶来了,不顾浑身都淋湿了,还笑呵呵地安慰张阿姨说:“小问题,很快就好。”

在社区环境整治中,他的店铺主动转型为“物资补给站”,提供清洁工具和整理材料,协助清理楼道、美化街区。他常说“店面整洁生意好,网格清爽家园美”,在他带动下,超80户居民加入网格清洁队,曾经堆满杂物的3个楼道,如今变得敞亮整洁,街区的面貌也因他一点一滴的努力悄然焕新。

·谢其茹·

穿街走巷的“民情信使”

在胡桥,有一道穿梭不停的红色身影,她就是“红色合伙人”、京东快递员谢其茹。作为社区“红色合伙人”联盟中的活跃成员,她巧妙地将快递配送路线转化为“网格民情收集线”。

仅这一年来,她已累计上报各类民情线索30多条,像 “胡桥苑33号楼的消防通道被杂物挡了”“花苑一区4栋楼下路灯不亮” 这些都被居委会一一采纳并落实解决了。

尤其让人感动的是,她对独居老人细致入微的关怀。她常常在送快递的时候,主动帮老人代买药品、顺手清理垃圾。逢年过节时,她总会特意上门,带上一份代表心意的小礼物。许多老人一提到她就眉开眼笑:“只要看见小谢来了,心里就特别踏实。”

· 黄卫 ·

流动党员的“红色榜样”

2018年,黄卫来到胡桥社区居住并在胡桥新街经营化妆品店,作为流动党员,他始终怀揣着服务社区的热忱。当胡桥社区党总支成立“红色合伙人”自治联盟时,他第一时间主动加入并到社区“报到”,从此从“守店经营”的商户,变成了社区网格志愿服务的“主力军”,如今他的店也成了社区流动党员的“第二个家”。

得知社区里有8位行动不便的老党员无法参加集中学习,黄卫主动请缨承担“送学上门”任务。79岁的老党员于忠阳阿叔眼睛花,黄卫就凑到他耳边,一字一句读最新的政策文件,还结合社区里新开的养老食堂、加装的楼道扶手,给阿叔举例子。“小黄每次来,不光送学,还陪我唠唠社区的新鲜事,像自家孩子一样。”阿叔常跟邻居念叨。

此外,他还积极发动周边商户落实“门前三包”,通过一家一家地走访,不厌其烦地讲解“门前三包”的重要性,先后有三十多家商户积极响应,主动清理门前垃圾、规范摆放物品。黄卫常说:“我是流动党员,但为社区服务的心,扎得稳稳的。”

· 陆慈航·

居民身边的“忠诚卫士”

社区民警陆慈航,是胡桥人口中亲切的“小陆警官”,更是一名胸前有党徽、肩上有担当的党员民警。扎根胡桥三年来,他用脚步丈量民情,累计走访居民超过3000户,手机里存满了街坊邻居的电话,心里装着他再熟悉不过的每家故事。

工作中,他主动与网格党支部、红色合伙人对接,组建以党员为核心的网格服务团队。在矛盾纠纷调解中,他依托“三所一庭+”机制,联动律师、党员调解员、网格志愿者等红色力量,竭尽全力推动实现“小事不出网格、矛盾就地化解”,近一年就成功调解纠纷80多起。

为了根治“飞线充电”顽疾,他带着志愿者们连续三个月开展“错时巡查”,每晚6点到8点雷打不动出现在小区里。通过细致排摸建立起一份涵盖2000多辆电动车的信息台账,精准到户、责任到人。居民都说:“小陆警官做事,又细又实,我们放心。” 他把党员的责任写进了日夜平凡的坚守里,也融进了社区网格的琐碎里。

他们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

也是网格治理中

不可或缺的坚实力量

在“慧治微格”的场域里

这些看似平凡的坚守

正一点一滴

照亮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也让胡桥社区

变得越来越好

特约通讯员:王晓敏(柘林镇)

编辑:何琪

•end•

往期精彩回顾

  • 谋实事、务实功、求实效!奉贤区党建引领网格治理、物业治理攻坚工作推进会举行

  • 倒计时10天|东方美谷2025MXGP中国上海站·各大厂商车队车手阵容速览!

  • “虾匝”“立壁角”“磨洋工”……这些开学限定的方言你晓得吗→

  • 速来报名!白露到,一起“diy”秋天的第一份仪式感

  • 从帝王龙袍到百姓餐桌:柘果熟了,乡村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