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浦东观察 > 文章详情

第二十届群星奖决赛上海地区入围作品巡演开启,浦东三个作品入围

转自:浦东观察 2025-09-04 23:05:11


9 月 3 日,第二十届群星奖决赛上海地区入围作品巡演在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东剧场开启。此次上海共有 9 个作品入围群星奖决赛,入围比例再创新高,涵盖音乐(含合唱)、舞蹈(含广场舞)、戏剧、曲艺四个门类 6 个种类。


三年评选一次的群星奖,是我国群文领域政府最高奖项。此次上海入围的群星奖作品,均深植上海地域土壤,以 “小切口” 折射 “大时代”,以 “小作品” 承载 “大情怀”。其中,浦东新区参与创作并选送的三个作品 —— 沪剧小戏《假币真情》、器乐重奏《海上・云梦》、情景表演唱《捧一把月光》,以艺术的形式对上海地域文化进行了生动表达,彰显了群众文艺 “以情动人、以美育人” 的初心。



“覅怕船儿小,覅怕浪头高,用力呀用力摇啊摇啊摇。” 一首上海童谣,牵出两地思念,引出 “小家” 与 “大国”,情景表演唱《捧一把月光》让乡愁与担当在月光下交融。词作者施丽明受到一则 “三江源上海士兵思乡的纪实报道” 的启发,萌发了创作一个 “上海哨兵守边” 作品的想法。她与曲作者孙彬彬因此一拍即合,但两人反复打磨大半年,始终觉得男女声对唱形式比较单薄,于是邀请栾岚导演加入,将 “两人对唱” 升级为 “家庭与士兵的双空间对话”。作品中的 “妈妈” 也不再是模糊的称呼,而是真实可触的情感依托。为还原哨兵守边的真实状态,导演栾岚翻遍边防报道,设计了士兵轻抚帽中照片等细节,让情感有支点,思念有载体。在无数次修改后,《捧一把月光》成为 “小作品见大情怀” 的生动注脚。


器乐重奏《海上・云梦》颇具探索意味,作品中加入了特雷门琴 —— 这种诞生于百年前的奇异乐器,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种电子乐器。演奏者站在乐器前,双手在空中挥舞,无需触碰就能奏出美妙旋律,而这部作品的主题旨在反映上海城市精神。作为首次入围群星奖的沪剧小戏,《假币真情》从一位智力残疾客人用手绘 “假币” 吃面切入,讲述了一个关于爱、信任与帮助的故事。



上海的群星奖入围作品不仅是上海地域文化的 “活样本”,更是群众文艺 “以小见大” 的生动实践。此次巡演将通过 7 场惠民演出,让这些扎根生活、饱含真情的群众文艺精品走进市民群众,同时助力作品在与观众的互动中进一步打磨提升,为即将于九、十月在川渝地区举行的 “群星奖” 全国决赛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