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4 日,2025 年浦东新区 “全国科普月” 活动在张江汇智国际商业中心正式启动。此次活动围绕 “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 主题,立足 “推开家门、遇见精彩;全民参与、普惠共享” 的愿景,区科协联合社会各界打造 “1+10+1000” 系列科普活动,解锁市民身边的科学密码。
全国科普月 酷炫开场
启动仪式将前沿科技、科学知识与艺术表演深度融合,为市民献上一场兼具科学性、互动性、科技感与体验感的科普大餐,生动诠释 “科普让生活更美好” 的理念。
智能机器人伴随动感音乐组团热舞,光影炫酷,点燃开场氛围。与引领区建设同频共振的青年带来舞蹈《科技闪耀浦东》,他们以充满活力的舞姿,展现青年一代以科技为舟、驶向未来的使命感与行动力。极具悬念的科技魔术秀、AI 数字音乐表演、寓教于乐的科普情景剧、有趣有梗的科普脱口秀 —— 一系列借助高科技手段呈现的表演,巧妙揭示了光学、力学等科学原理,让观众切身感受科学的 “魔力”,打破公众对科学的距离感。
启动仪式现场,新一批浦东新区专业科普志愿者正式获颁聘书。来自航空、航天、航海、化学、医疗、生物、教育等不同行业的 200 多位专家加入 “专业科普志愿者” 队伍。他们在繁忙的本职工作之余积极投身科普事业,以多样化形式开展科学普及,持续播撒科学种子,践行新时代赋予的使命与担当。
此外,为深入践行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重要理念,区科协依托上海市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和本区社区科普书院建设,积极构建面向市民的公共科学文化服务平台,打造了多个具有浦东特色的科普阵地。目前,全区已建成市级社区书院 13 家、科技小院 2 家、区级社区科普书院 71 家。启动仪式上,这些贴近市民的科普阵地代表单位获集中授牌。
现场还同期举办科普巡展,通过政企公益合作模式,市民不仅能体验炫酷的 VR 虚拟现实、与机器人亲密互动,还能带娃玩转亲子科普乐园;现场设置的户外大屏和直播秀,兼具观赏性与传播性,深受市民喜爱。
十大重头戏 多元荟萃
通过 “科普 + 科创”“科普 + 产业”“科普 + 文化”“科普 + 健康”“科普 + 商业” 等模式的探索与创新,浦东新区培育形成一系列科普品牌活动,构成 2025 年浦东新区 “全国科普月” 活动的十大重头戏。
在 “科普 + 科创” 模式下,上海市机械工程学会推出 “数字零距离” 数字素养提升系列科普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面向行业从业者、居民及青少年开展丰富科普项目。2025 年全国科普月期间,“数字零距离” 科普集市将设置 3D 打印、创客实验、编程体验、无人机互动等多元展区,打造集知识、趣味、互动于一体的科技体验平台,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科技的兴趣与创新热情。活动还将组建小主播团队,传播科学家精神、讲解科学故事,并举办作品汇演。
同期,墨子沙龙 “全国科普月” 活动以 “量子科学百年” 和联合国 “国际量子科学与技术年” 为主题,邀请国际专家与市民分享量子前沿进展并开展面对面交流。墨子沙龙还与上海图书馆东馆合作推出 “Q 世纪” 量子物理百年科普展,首次公开展出 “墨子号”“祖冲之号”“九章号”“天元号” 等重大科技模型与互动装置,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国之重器的魅力。
由浦东新区院士专家工作站联合会主办的 “院士专家工作站领航・浦东少年科技实践行” 活动,将组织青少年实地探访浦东院士专家工作站及涵盖大国重器、生命健康、绿色未来三大主题板块的代表性科技企业。活动依托 “沉浸式科技研学 + 产学研协同科普” 核心模式,推动科普教育从课堂延伸至生产研发一线,打造可复制、可持续的青少年科普教育范式,全面提升青少年的科学探究能力与创新思维。
此外,2025 年浦东新区 “未来科学之星” 培养计划、张江 “科创之旅” 巴士课堂 “全国科普月” 系列活动、2025 年浦东新区科普文明行动计划等活动也将陆续开展。
趣味无穷 家门口的科技盛宴
全国科普月期间,浦东新区各街镇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社区科普大学、村居党群服务站等科普阵地将推出特色活动。
东明路街道以 “科技赋能邻里,智享东明未来” 为主题,开展科普工坊进社区活动,居民可体验环保香氛制作、智能语音台灯 DIY,参观永泰路科普街展及优秀作品展,并参与新达汇商圈购物节和健康节。
潍坊新村街道将举办科普嘉年华,融合主题展览、手作市集与科技体验,依托 “国防科潮” 空间为青少年提供沉浸式国防科普;张江镇计划推出 “创荟厅” 科创课程,构建 “学校 - 家庭 - 社区” 科普教育网络,课程涵盖非遗技艺、人工智能及物联网,分龄段设置感官体验与编程实践,激发青少年创新潜能。
陆家嘴街道将在梅园公园举办科普嘉年华暨网络安全宣传活动,通过 AI 互动体验和网络安全普及,打造全民参与、寓教于乐的科普平台。
区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活动期间浦东将开展科普活动上千场,推动科普零距离,让科普直达百姓、融入生活、引领风尚,助推全民科学素质全面提升,为科技强国建设夯实社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