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昨天降水范围扩大
本市暴雨蓝色预警、雷电黄色预警齐上线
昨天上午小范围降水四处开花
中午起降雨连成圈
突如其来的阵雨
把很多人都淋了个措手不及
9月3日雨后气温
雨势加强后,气温明显下降,
雨后中东部地区气温跌至2字头,
带来了一小段凉爽天气。
今天,随着副热带高压加强
高温再次登场!
全天多云到晴为主
午后局部地区阴有短时阵雨
最高气温重回35℃~36℃
最低气温28℃
相对湿度90%~50%
南到东南风3—4级
又热又晒,还有局部“下开水”
上班上学的朋友备好晴雨伞
尽量避免高温时段外出
双休日上海最高气温维持在35℃~36℃,即使周日进入白露节气,我们依然在与高温对抗。下周副热带高压减退,气温终有下行之势,本市最高气温降至31~32℃,受短波槽影响,仍多阵雨或雷雨,请及时关注最新天气,常备雨具。
今年第15号台风“琵琶”3日14时中心位于距离日本鹿儿岛东偏南方向约95公里的洋面上,强度维持热带风暴级。预计“琵琶”将以每小时20—25公里的速度向北偏东方向移动,强度变化不大,逐渐趋向日本九州岛南部洋面,对上海无直接影响。
最近时节,气温反复
再加上大家还是和夏天一样开空调
身边人里咳嗽、感冒等呼吸道疾病
又多发了起来
静宝身边就有不少人中招
如何预防?一起来看↓
立秋后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增大,人体易受寒湿侵袭。此时预防感冒需兼顾祛湿与散寒,推荐饮用陈皮姜茶(取陈皮、生姜各3—6克,沸水冲泡饮用),可温中散寒、燥湿化痰。若已出现咳嗽、鼻塞等感冒初起症状,可按摩列缺穴(双手虎口交叉,食指指尖触及的桡骨茎突凹陷处),每日按压2—3次,每次5分钟,有助于宣肺解表、缓解症状。
立秋后燥气渐盛,易出现鼻干、咽燥、皮肤干裂等“秋燥”表现。建议多食用白色润燥食物:
百合银耳羹:滋阴润肺,适合干咳无痰者
雪梨蜂蜜汤:生津止渴,缓解咽喉干燥
山药粥:健脾益肺,增强呼吸道防御力
同时需保持每日足量饮水,建议饮用温水或蜂蜜柠檬水。
“贴秋膘”传统源于古人应对季节更替的智慧,但现代人需根据自身状况调整:
适宜人群:夏季体重明显下降、体质虚弱者
慎用人群: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患者
健康贴膘方案:
蛋白质优选:鱼肉、鸡胸肉、虾仁、豆制品
搭配五色蔬菜:如西蓝花、胡萝卜、紫甘蓝
主食选择:添加燕麦、藜麦的杂粮饭
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代替油炸
顺应自然节律,建议:
睡眠时间:22:00前入睡,6:00—7:00起床
户外活动:清晨或傍晚适当散步,接受适度日光照射
衣着原则:注意腹部、背部保暖,及时增减衣物
秋季进补应遵循“清补平补”原则,切忌盲目摄入高脂肪食物。建议先通过中医体质辨识,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调理方案,尤其慢性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饮食调整。
(注: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调理请咨询专业医师)
编辑:徐悦琳
综合自上海天气发布、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 龚燕冰)
部分图片:图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