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浦东观察 > 文章详情

见证—— 一颗颗“中国芯”从设计走向量产

转自:浦东观察 2025-09-05 16:33:16


在张江科学城内,张江芯片测试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测试平台”)被业界称为“芯片超级体检中心”。它正以先进的设备、周到的服务,逐渐成为让张江科学城集成电路企业缩短研发周期、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一环。



近日,测试平台迎来“一周岁”。一年间,测试平台服务项目中,已实现工程转量产的项目超10个,累计服务的集成电路企业超40家,其中不乏来自北京、深圳、成都、江苏等外省市的企业。


服务贯穿工程样品到小批量试产


去年8月,张江高科携手华岭股份打造的测试平台正式投入使用。该平台的建成,直指当时张江科学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痛点之一——测试设备购置成本高昂、专业测试服务供给稀缺、企业研发测试成本居高不下。


张江高科旗下浦东集成电路产业服务平台——张江浩芯负责人陶岚表示,测试平台建设的目的就是要拓宽产业服务的边界,不仅追求服务范围的广度,更致力于提升服务的专业深度。


以平台内的众多“科研重器”为例:爱德万V93K-EXA测试系统能够精准高效地完成大规模算力芯片的复杂测试;金海通三温SLT-3206设备则可在-55℃至155℃的极端温度范围内,对芯片进行严苛的环境适应性验证,保障其生命周期内的可靠性。


记者了解到,测试平台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7×24小时全天候运营、8大类30项细分服务构成的“服务矩阵”,覆盖芯片测试方案定制设计、配套软硬件开发调试到最终测试执行的全流程环节。


“服务对象既面向大规模算力芯片等复杂架构,也支持各类模拟芯片的简洁测试。服务阶段贯穿工程样品到小批量试产,并能够根据企业客户需求,灵活定制专属测试服务。”陶岚说。


实现“从技术研发到市场转化”无缝衔接


测试平台不仅是一座实验室,更是连接创新与产业化的重要桥梁。一年来,该平台见证了一颗颗“中国芯”从设计走向量产。在张江科学城,“先去测试平台测一测”已渐渐成为众多集成电路企业研发量产前的共识。“我们现在通过手机小程序即可线上预约测试服务、实时查看测试进度。这大幅节省了企业的管理成本。”一家张江芯片测试公司工程师说,在这里,即便科研人员只拿着一颗两颗芯片过来,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服务。


记者最新了解到,作为张江高科高质量孵化器的关键组成部分,测试平台已与895孵化器紧密联动,构建起“测试-孵化-投资”的全链条产业闭环:企业在此完成芯片测试,同时可对接孵化器的空间资源,优质项目更有机会获得张江高科的投资赋能,真正实现“从技术研发到市场转化”的无缝衔接。


按照发展规划,测试平台计划建立 10套国产测试设备应用示范线,推动国产设备在实战中迭代成熟。未来5年,测试平台将累计提供50万小时测试机时,服务不少于200家创新企业,发放1000万元测试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