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上海社会科学院”关注
内容摘要
杨庆堃在半个世纪前的类型学研究,把中国的神圣信仰及其实践纳入到近代宗教概念的范畴中。杨氏英文术语diffusedreligion和institutionalreligion深受瓦哈、帕森斯的启发,但其秉持近代形成的实体性宗教观,将瓦哈与帕森斯概念中对社会关系特征的强调,转化为宗教类型的区分,由此导致了解释与理解的困难。对杨庆堃宗教类型术语的深入剖析,除了厘清各种误读、深化对中国宗教的认知外,更要以此为起点展开对实体性“宗教”概念本身的反思。
来源
《宗教学研究》. 2025, (04)
作者及单位
黄海波,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
来源:《宗教学研究》
制作审核:院党委宣传部
(院科研成果传播办公室)
责任编辑:凌励
扫码关注
上海社会科学院积极响应中央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号召,以构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社会主义新智库为目标,大力实施智库建设和学科发展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重要基地,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坚强阵地,成为国内外学术交流的主要平台,成为具有国内外重要影响力的国家高端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