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绿色青浦 > 文章详情

常见涉企刑事犯罪案件报案指引请看→

转自:绿色青浦 2025-09-06 16:35:14

诈骗罪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特殊情形加重处罚:如诈骗救灾款物、医疗款物特定财物的,在对应量刑幅度内从重处罚。

01

典型案例

曹某某等8人为非法牟利,与本辖区某公司下设于全国多地的分公司工作人员相互勾结,利用公司激励补贴的机制漏洞,由分公司工作人员提供辖区内虚假地址及人名,曹某某等8人通过虚假下单、派单并虚假上门签收,从而骗取该公司的奖励补贴,涉案金额200余万元。犯罪嫌疑人曹某某等8人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02

报案材料

基础材料:

撰写一份简单的刑事报案书,明确阐述事实发生经过,包括人物关系、虚构事实情况、前因后果、被骗金额以及对方收款账号等关键信息。

证据材料:

1.聊天记录:与诈骗关系人所有沟通记录,包括文字、语音、视频等;

2.转账记录:与诈骗关系人相关转账凭证,如银行转账记录、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记录;

3.截图、录屏、录音:相关软件的截图、录屏等证据。或与诈骗关系人录音,建议录音转文字版,备注时间截图;

4.对方账号信息:诈骗关系人微信号、支付宝信息、银行账户信息、收款二维码等;

5.诈骗关系人身份信息、联系电话等。

其他材料:

控告人主体身份证明、企业营业执照、授权书、管辖证明文件(事情发生地、转账地等)。

03

防范建议

制度建议:

加强对内部员工的培训、监督、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流程,从源头切断案发可能性。

培训与监管:

对现有政府职能部门已发布的涉诈案例、作案手法等,在公司内部开展高密度培训,确保人人知晓。

资料:青浦警坛

编辑:沈千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