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些电动车充电得从楼上飞线下来,既危险又影响小区环境,现在有了充电棚,再也不用犯愁了!”近日,看着小区里新建的17个电动车充电棚,高三居民区居民张阿姨难掩喜悦。 此前,电动车充电既是居民的“心头烦”,也是社区治理的“挠头事”。过去推进相关管理方案时,社区掌握的情况与居民夜间充电的实际需求存在偏差,部分方案未能契合居民期待,这一民生问题曾长期悬而未决。 面对这一困境,拥有110个楼栋的高三居民区,于去年5月借助美丽家园建设契机,建成26个电动车充电棚,覆盖小区45个楼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电动车基础停放条件,缓解了充电需求。 但随着居民用车数量持续增加,充电紧张问题再次凸显。此次,依托高三党总支“红色议事厅”的多方协商机制,这一难题得以彻底解决。新增的17个充电棚、170个充电接口,覆盖附近50个楼栋,至此小区基本实现充电设施全覆盖。这不仅延续了美丽家园建设的民生成果,更以出行便利点亮居民生活,彰显出基层治理的温度。 为让充电棚建设方案更贴合居民需求,高三党总支依托“红色议事厅”,让居民真正站到社区治理的台前。基于这一理念,社区先后组织4场居民座谈会,邀请居民围绕充电车棚选址展开深入讨论——大家重点关注车棚是否靠近居民楼与单元门、是否影响底楼居民通行(尤其是老年人轮椅出行是否会受阻)、是否干扰居民家中采光通风、是否占用现有机动车停车位,以及车棚是否配备灭火器等安全设施……居民关心的各类切身问题都得到充分考量,经过10天的深入讨论和多方协商,最终形成了获得居民一致认可的建设方案。 在党总支统筹下,业委会、物业迅速推进施工,居民代表全程参与监督。短短时间内,17个标准化充电棚顺利建成,既满足了充电需求,又消除了安全隐患,社区环境焕然一新。更重要的是,从美丽家园建设建车棚,到“红色议事厅”牵头新增充电车棚,居民从“旁观者”变身“参与者”,社区治理活力显著提升。 高三居民区的实践,是江川路街道“红色议事厅”规范化运行的缩影。据了解,为破解基层治理中“议事无平台、群众难参与”的痛点,江川路街道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建立“红色议事厅”,将其打造成激活社区治理动能的重要载体,让小阵地释放出大效能。街道依据《加强党建引领物业治理的专项行动方案》,明确“红色议事厅”建设标准,同时通过每月“红色物业开放日”、整合资源提供家电维修等便民服务、开展“议事厅进楼组”“金点子征集”等特色活动,让议事平台更接地气、更聚人心。 自“红色议事厅”实现全域覆盖以来,江川路街道已累计召开议事会162场,聚焦监控维修、休闲椅增设、消防通道清障、老旧电梯更新等民生痛点,推动一系列惠民项目高效落地。从高三居民区的充电棚改造,到鹤北四居民区3个月内完成6部老旧电梯更新、实现投诉归零,“红色议事厅”正以“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治理智慧,让党建引领与民生关切深度融合,让更多居民共享和谐宜居的社区生活。
初审:岳顺顺 复审:石思嘉 终审:徐雷冰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