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爷爷奶奶都很高兴。”近日,古美居民郑女士手写了一封感谢信送到了古美路街道残联工作人员的手上。原来,郑女士家里多了一些令人暖心的微改造,让一家人都感觉方便多了。 2025年,古美路街道延续往年民生关怀做法,再度将“辖区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纳入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郑女士一家便是受益家庭之一。 手写感谢信 郑女士是先天智力障碍重残无业人员,日常与年逾八旬的爷爷奶奶共同生活,生活起居需家人时刻陪护。空间狭小的卫生间尤其让家人们感到头痛。 前些日子,爷爷因重病需依赖轮椅出行后,卫生间更是无法容纳轮椅进入,老人的洗澡问题让全家直犯愁。李奶奶虽早有改造想法,但因年事已高、力不从心,计划一直搁置。 “上厕所、洗澡,坐着轮椅无法过去。”她在感谢信中也道出生活中原来的不便。短短一句话,但对于年迈的老人来言,是每天都要经历的一番“折腾”。 在了解到街道的无障碍改造政策后,郑女士立刻表达了强烈的改造需求。经过实地查看和多次沟通,为郑女士一家人定制的无障碍改造方案出炉,并顺利实施完成。 部分墙体拆除后,由于面积变大了,卫生间变得不再拥挤昏暗。原有的移门换成了拉帘,有绊倒风险的地面轨道也被移除了。同时,马桶旁加装了一个可90°旋转的扶手,老人可以搀扶着慢慢蹲下,不用时扶手可以折起“隐身”,既确保安全又节省空间。 改造后 同时为了尽量减少施工过程对老人日常生活的影响,施工单位顶着酷暑,在不到三周的时间便完成了卫生间整体改造。看着改造后整洁、安全、便利的卫生间,李奶奶内心十分激动,专门让孙女写了感谢信向街道表达谢意。 确认7次方案细节 日常生活更便利、更舒心不仅仅是郑女士一家人的切实感受。街道残联始终坚持从残疾人群体的实际需求出发,聚焦其急难愁盼问题,稳步推进改造工作,今年以来,累计为7户重度残疾人家庭改善居家环境、提升生活幸福指数。 居家无障碍改造不仅是对居住环境的优化,更关系到残疾人家庭长期生活质量与居住品质的提升。街道、社区、施工服务商与残疾人家庭之间的紧密沟通、协同配合,是这项民心工程落地见效的关键。
此前,家中厨房、卫生间的原有布局,给许女士及家人的日常使用带来诸多不便,全家对无障碍改造的意愿十分迫切。为精准匹配需求,施工单位与居民反复沟通,经过7次细节确认后才最终定稿。方案计划从空间布局重新规划、无障碍设施增设、水管线路调整等方面焕新居民的生活环境。
改造后
施工期间,街道与施工单位特别注重居家保护,全程做好地面墙面防护,最大限度减少施工产生的灰尘与噪声,同时严格把控工程质量,全力保障改造效果符合残疾人家庭期待。
如今,许女士一家人可以在家中焕然一新的厨房内轻松做饭,在更安全的卫生间内洗澡、上厕所,生活多了些“无障碍”的幸福感。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