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八届上海市对口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启幕。在众多展区中,西藏江孜县展区凭借醇香的青稞贝果、精美的氆氇围巾、鲜醇的沙棘原浆等 “雪域宝藏”,迅速吸引上海市民目光,展位前试吃问询、扫码签约的人群络绎不绝。这场跨越4000公里的 “山海之约”,让江孜特色产品在沪上焕发出强劲市场活力。
青稞产业:科技赋能 “西藏粮仓”
“这青稞贝果口感不输传统面粉做的,更有嚼劲,还带着独特麦香。” 在上海某外企工作的李女士品尝后,当场购买5袋并表示要推荐给健身房伙伴,“低 GI 又营养,很适合我们。”
作为 “西藏粮仓”,江孜县此次携青稞产业创新成果参展。西藏稞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区内,青稞桃酥、咸淇淋等休闲零食,与青稞粥米、挂面等主食产品整齐陈列,直观展现江孜青稞从原料输出到深加工的价值跃升。
“我们的青稞挂面采用低温烘干技术,能最大程度保留青稞中的β- 葡聚糖等营养成分。” 该公司技术总监介绍,此前这款产品在上海社区试销时,复购率已超 40%。
展会期间,稞研公司与光明厨房达成战略合作,这一合作标志着江孜青稞产品正式进入上海主流市场渠道,双方均对未来推广发展充满期待。
“我们不仅要让青稞‘走出去’,更要‘走上去’——通过提升附加值,让它走向高端市场。” 江孜小组产业负责人的话,道出了江孜青稞产业的发展目标。
千年非遗遇时尚,100万元订单助传承
“摸着手感就亲切,让我想起40年前在西藏工作的日子。”65 岁的上海市民陈先生抚摸着展区内的氆氇围巾,感慨传统氆氇如今变得这般时尚,随后当场购买两条,“要送给孩子,让他们也感受西藏文化。”
拥有 2000 年历史的氆氇编织技艺,曾因产品单一、传承困难陷入困境。如今,在上海沙涓公司的赋能下,这一非遗技艺迎来新生 ——沙涓团队引入现代设计理念、改良纺织工艺,开发出围巾、抱枕、服装等适配都市消费的产品。
“这款融合傣锦工艺的氆氇手提包,是我们在‘设计上海’2025 的首发新品。” 沙涓公司设计总监拿起手包向观众介绍,产品既保留氆氇的厚重质感,又融入时尚元素,此前在巴黎展会已收获大量好评。
展会期间,江孜县人民政府与西藏沙涓公司签订100万元氆氇委托加工订单。“这笔合作能有效带动一批本地藏族手工艺人增收,为巩固乡村工坊、促进非遗传承提供有力支持。” 沙涓公司总经理曹晓旭表示,未来几年计划持续扩大订单规模,让这一特色产业惠及更多农牧民。
沙棘藏纸齐发力,帮扶模式转向 “双向共赢”
“沙棘原浆酸甜适中还有回甘,配料表只有沙棘原浆,给孩子喝很放心。” 带着孩子参展的张女士品尝后,当即购买两箱。依托海拔4000米的纯净环境,江孜沙棘产业已开发出原浆、混合果汁、沙棘茶等系列产品。“我们的沙棘叶红茶采用独特工艺,发酵时加入沙棘果汁,既保留营养又提升口感。” 瑞祥农业公司负责人介绍。
除了沙棘产品,江孜藏纸文创同样吸睛。车仁乡藏纸工坊开发的藏纸香片、藏式笔记本、藏纸灯罩等产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需求深度融合。“这款藏纸灯罩是新品,既保持了藏纸透光性好的特点,又融入现代美学设计。” 工坊负责人说。
“本次展销会的成功,证明对口帮扶正从单向援助转向双向共赢。” 上海市第十一批援藏干部江孜小组(浦东)组长、江孜县委常务副书记、政府常务副县长杨胜军表示,目前江孜已建立 “设计 + 生产 + 销售” 的产业闭环,更重要的是培育了当地企业的市场意识和创新能力。
展会期间江孜企业共签订 4 项合作协议,为拓展特色产品市场、推动当地产业发展奠定基础,预计将带动一批农牧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与民生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