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青春上海 > 文章详情

古风小生……啊不,老生上线!网友:有个不扫兴的父母真好!

转自:青春上海 2025-09-07 18:41:11

近期,继“古风小生”热梗流行后

不少家长也玩起了古风梗

惹得一众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

直呼“谁的古风爹妈,快来领走”

“古风小生”体盛行

“古风老生”申请加入群聊

今年7月

由演员侯明昊古装剧形象衍生的

“古风小生聊天气泡”

在社交平台引发年轻人玩梗热潮

小红书上“古风小生”话题

浏览量多达2.1亿次

在“古风小生”体席卷年轻人群体时
这股风潮刮到了家长圈
不少家长开始在社交平台
使用古风语言或梗
他们还会在家族群里
使用“古风小生”式的文绉绉表达
与家人进行幽默互动

刚考入北京邮电大学攻读研究生的曾麟凤家
就是这样的“古风家庭”
她家的家族群聊天氛围充满诗意
古风小生梗流行起来之后
她把家族群聊天记录截图转给朋友看
朋友都觉得非常有意思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于是她索性把截图分享到社交平台上

这种“古风”交流在家庭中
形成了独特的氛围
不过,据曾麟凤分析
父母这种文绉绉的表达并非刻意玩梗
而是源于父母深厚的文学积淀
两人平日里就爱读古典文学、现代小说
甚至会自己创作诗歌

家长追潮流赶时髦
曾麟凤是持赞赏态度的
“只要他们愿意学习新事物
我就觉得很厉害了”
曾爸爸视力不佳
最近旅游时
她发现爸爸开始尝试用
“豆包”等智能工具辅助交流
对此,她感到十分欣喜

不扫兴父母

悦己与育儿并重

年轻人爱玩“古风小生”梗
家长不仅积极配合不扫兴
还主动玩起了古风家长梗
在于新一代家长有新育儿观念

小红书与新华网联合发布的
《小红书父母观察报告》提出
“不扫兴父母”“松弛感育儿”等
新型育儿模式
强调父母在科学育儿过程中
注重自我价值实现
与亲子共同成长的平衡

新一代家长打破传统“牺牲式育儿”观念
形成了“悦己与育儿并重”的育儿观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姚项哲惠
从心理学视角剖析了
“古风家长”现象背后的深层逻辑
指出这种融合传统韵味
与现代玩梗的沟通方式
正成为年轻家庭
构建情感联结的新路径

“古风小生”体对当代年轻人而言
是在构建安全表达空间
能间接传递情绪、寻求共鸣
这种表达既包含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也暗含对现实压力的调侃式调节
形成“隔层表达”的安全感

对于70后、80后家长而言
古风语言并非陌生领域
他们成长于武侠小说
古装剧盛行的年代
古风体系本身就是这代人的共同记忆
当家长主动玩起古风梗时
既是对自身情感需求的抒发
更是向孩子世界靠近的积极尝试

这种“褪去家长外壳”的表达
展现了家长的多元性与内在弹性
通过古风语言的载体
家长能更轻松地传递
日常难以直述的关怀
形成属于家庭的独特语言符号
增强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联结

她特别提醒,玩梗的核心在于“轻松探索”而非“强硬输出”,需以真诚尊重为前提,关注孩子的接受度,避免为玩梗而玩梗导致适得其反。

无论采用何种形式,沟通的核心始终是走进孩子内心。姚项哲惠建议,家长需先觉察自身心理需求,同时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若希望培养孩子的文化底蕴,可从自身做起,保持开放心态了解孩子的喜好,构建“学习共同体”,让亲子互动成为双向探索之旅。

“古风对话的流行,本质是年轻家庭对情感联结方式的创新探索。”姚项哲惠总结道,“当家长愿意以灵活姿态拥抱孩子的世界,当孩子愿意理解父母的真诚,这种沟通方式,便能成为滋养亲情的温暖纽带。”姚项哲惠总结说。

沪团团来送福利啦!青春上海独家精美徽章共3款,你心动了吗?

想要想要!如何才能获得呢?

点亮本文文末【】【】,并在评论区留言互动;当数达到200时,评论点赞第一的小伙伴将免费获得一套徽章哟~


作者: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
责任编辑:杨昊霖
校审:姚佳森
终审:沈蔚

点亮
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