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乐活青浦,分享青浦之“声”。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调频106.7兆赫青浦区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欢迎收听《乐活青浦》节目。我是本期节目主持人傅丽丹。为充分激发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有效营造学习先进的浓厚氛围,我们特别推出《乐活青浦》之“先进人物”系列专访,对话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人物,聆听生动故事,感受动人事迹。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的是青浦区朱家角镇沈巷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沈翠。
沈翠:我们创新构建了一个“1+3+6+23”治理网格,还组建了由党员代表、村民组长、妇联执委组成的“铁三角”团队,党员带头拆自家违建,村民组长挨家做工作,妇联执委去妇女家里拉家常、讲政策。记得拆除村里最大一片违章建筑时,有户人家抵触情绪很大,我们“铁三角”团队连续去了17次,白天找不到人就晚上去,周末也不休息,最后男主人感动地说:“你们确实是在为村里做事,我拆!”就这样,村里最大的一片违章建筑得以拆除,沈巷村也渐渐从“脏乱差”变成了“美如画”。
沈翠:沈巷村外来租户较多,充电条件有限,存在飞线充电等安全隐患。我们把沈巷村的“传家宝”——党员议事会用了起来,邀请“铁三角”团队、租户代表、电工师傅一起开会,连开多场党群议事会,最后定下“建档管理+室外充电”的方案,给全村3200辆电动车建立了电子档案,又协调区、镇有关部门在村里建了661个充电端口,并安排专人定期检查,这项工作经验还在青浦其他农村地区得到了推广。
沈翠:2016年我第一次见到那位监护缺失儿时,孩子怯生生的,不爱说话,成绩一般,我就主动申请做她的“邻家妈妈”。八年多来我每周都会抽时间去看她,逢年过节带她买新衣服、吃年夜饭。现在她不仅考上了市重点高中,还评上了上海市“十佳”自强队员,每次放假都会回村里当志愿者,说要像我帮助她一样帮助别人。那位大学毕业生其实很聪明,就是因为肥胖缺乏自信,加之毕业后面试了十多家单位都没成功,就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我让村委条线干部监督他每天走路五公里,还鼓励他参加村里的志愿服务工作,后来他瘦了下来,人也开朗起来,在重拾自信后成功找到了工作。其实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我觉得作为基层干部,我们不仅要建好看的村子,更要温暖村里的人。
沈翠:在我的想象里,未来的沈巷村不仅是干净整洁的,还应有文化气息,是一个有底蕴的村落。年轻人不用去城里打工,在村里就能找到活儿干;城里的人愿意周末来住两天,在稻田里看日出日落,听蛙鸣蝉叫;老人们能在村里的为老服务中心测血压、聊家常。最要紧的,是让村里人觉得“沈巷村是我的家,我得好好护着”,大家自己想着把屋院门庭打扫干净,想着给来访游客指下路,那村子就真的活起来了,就像一棵老槐树,根扎在土里,枝叶往天上长,每片叶子都透着劲儿。
主持人:请您给那些也想为家乡做些贡献的年轻人提点建议或寄语吧?
沈翠:如果有年轻人揣着这份心,我想和他们说一句:别害怕“不被理解”,只管大胆向前,土地从来不会辜负认真对待它的人。刚开始难免像颗扔进水里的石子,会激起涟漪甚至浪花,但只要方向对,“慢”一点没关系。家乡从来不是等待被“拯救”的地方,它是我们用脚丈量、用心焐热的土地。年轻人带着新鲜劲儿回来,哪怕只做一件小事——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帮农户上抖音销售大米等等,都是在给家乡添光。
主持人:通过您的讲述,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也感受到了先进典型的榜样力量,希望更多人能从您的事迹中汲取奋进之力。各位听众,再会!
记者:傅丽丹(首席)
编辑:张悦灵
责任编辑:胡军军
转载请注明来自“绿色青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