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黄浦 > 文章详情

白露身不露,养生划重点→

转自:上海黄浦 2025-09-07 20:25:37

白露时节,白色食物受追捧

今日迎来白露节气,此时虽尚未完全摆脱夏日的闷热余韵,但昼夜温差已然悄然加大,天气也愈发干燥。在这样的气候转变下,不少市民深受喉咙干痒、皮肤干燥等“秋燥”之苦,而通过合理饮食来缓解这些不适,成为大家的共同选择。在菜市场里,这种“食疗养生”的观念体现得淋漓尽致,马大嫂们挑选食物时格外讲究,白色食物更是备受青睐。

上午时分,市中心的宁海路菜市场热闹非凡,各个摊位前都围满了前来采购的市民。其中,白色食物的摊位前人气尤为旺盛,百合、莲藕、茭白、梨、豆腐、白萝卜等白色食材整齐摆放,吸引着众多马大嫂们驻足挑选。

莲藕作为秋天的时令美食之一,成为了不少市民的首选。一位正在挑选莲藕的马大嫂笑着说:“秋天吃藕好处多,能清热解毒、润燥开胃,家里人都爱吃。”的确,莲藕不仅口感脆嫩,而且营养丰富,在干燥的秋季食用,能有效缓解上火症状。

百合也备受关注,它味甘、性微寒,归心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润肺解渴、止咳开胃安神等诸多功效。一位摊主热情地向顾客介绍:“这百合可是好东西,秋天吃对肺好,回家煲汤、煮粥都很不错。”

梨作为秋天的时令水果,自然也不会被错过。它水分充足,口感酸甜多汁,堪称润燥润喉、清心降火的“利器”。对于脾胃较弱的人,还可以做成冰糖炖梨水,既能享受美味,又能缓解“秋燥”。一位年轻妈妈挑选了几个又大又圆的梨,说道:“孩子最近有点咳嗽,听说吃梨能润肺止咳,买回去给他炖着吃。”

不少有经验的马大嫂们表示,白露节气前后,很多白色食物都到了成熟期,此时食用不仅新鲜美味,而且营养丰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一边挑选白萝卜,一边和旁边的人分享自己的养生心得:“白露吃白,顺应节气,对身体好。这白萝卜能消食化痰,秋天吃再合适不过了。”

从中医角度来看,白露节气后人们及时调整饮食防秋燥十分必要。根据中医五行理论,五脏中的肺与五色中的白相对应,因此吃白色食物可达到养肺的效果。不过,白色食物大多性偏寒凉,生吃容易伤脾胃。对于脾胃虚寒的人来说,最好将白色食物煮熟后食用,这样既能减少寒凉之性,达到养肺的目的,又不会伤害脾胃。

随着白露节气的到来,白色食物成为了市民餐桌上的“新宠”。在这个干燥的季节里,大家通过合理食用白色食物,以食养身,为健康加分。

白露身不露,中医这样说

尽管今年白露期间仍残留着些许炎热,但节气带来的气候变化不可小觑。此时天气冷暖交替不定,鼻腔疾病、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极易被诱发,旧疾复发的风险也大大增加。所以,即便暑热尚未完全退去,遵循白露养生规律,做好身心防护依旧是重中之重。

民间流传着“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的俗语,中医也有“白露身不露”的养生箴言流传千古。这意味着白露节气过后,人们在穿衣方面要告别夏日赤膊露体的习惯,避免寒凉之气过早侵入体内。应根据气温变化及时选择保暖衣物,防止因昼夜温差大、天气多变而受凉伤风。

对于“春捂秋冻”的说法,健康人群可以适当遵循,适当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然而,老弱者和身体虚寒的人群则需格外注意,稍有不慎就容易诱发伤风感冒或导致旧病复发。因此,及时添衣、保护好腹部、脚部和肩膀等关键部位至关重要。

老西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主治医师裴超对此有着专业的见解,他表示:“在中医理念里,白露节气有‘白露身不露’的传统讲究。所谓‘白露身不露’,就是在早晚气温还未回升的时候,不能像夏天那样贪凉赤膊。特别是年老体弱的人群,早晚要适当增添衣物,做好保暖措施,这样能有效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而健康人群则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接受早晚寒冷的刺激,以此增强抵抗力,提高免疫力。”

随着白露时节天气渐凉,夏季因高温而食欲不振的人群,胃口开始逐渐好转。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时人体肠胃功能仍处于“适应期”,尚未完全从夏季的虚弱状态中恢复过来。若此时急于大量补充肉类、高蛋白食物,反而会加重肠胃负担,影响胃肠的正常消化功能。建议在这个阶段适当控制肉类摄入,优先选择鱼肉、鸡蛋等易消化的优质蛋白。待天气彻底转凉,肠胃功能适应后,再逐步增加肉食摄入,进行适度进补。

裴超医生也针对这一情况给出了建议:“天气刚开始转凉,我们的消化功能还未完全适应,所以不建议此时过分补充高蛋白食物。可以等到天气真正变凉后,再适当进补优质蛋白,比如鱼、肉、鸡蛋等,这样进补会更合适。”

白露时节,“秋燥”问题也逐渐凸显,不少人会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不适症状。应对秋燥,可以从饮食和养生调理两方面入手。在养生方面,可选用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石斛、山药等兼具滋阴益气、养肺润燥功效的中药,既可以加入食材熬制成药膳,也能直接煮水代茶饮用,对缓解秋燥症状效果显著。在饮食上,可适当多吃甘润、清淡的食物,这类食物既能调理脾胃功能,又能滋养肺脏、润肠通便,有助于改善咽干口燥等不适。水果方面,推荐食用梨、柿子、香蕉等水分充足、润燥生津的种类;蔬菜则可优先选择胡萝卜、冬瓜、莲藕、银耳,以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通过均衡饮食,为身体补充营养,平稳度过“秋燥”期。

记者 / 邵林峰 瞿煌俊

编辑 / 刘韫文

图片 / 邵林峰 瞿煌俊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清晨,在南京路外滩和大家一起练瑜伽是种什么体验?

2. 白露时节,一定要喝上这口茶!

JOIN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