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经信委 > 文章详情

在家即享优质医疗,“智联康复元诊疗”破解老龄康复困境|元启上海SHOW

转自:上海经信委 2025-09-08 11:28:31

编者按:

近年来,上海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前瞻布局元宇宙新赛道,以政策厚度、场景广度、生态浓度构建开放、协同、共赢的元宇宙生态。为充分展示本市元宇宙应用场景建设的优秀成果,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特开设“元启上海SHOW”专栏,记录这些勇立潮头的创新实践,生动展现上海在元宇宙领域探索前行的奋斗姿态。

当家里老人想康复,却面临大医院排队久、社区医院缺资源、居家训练没人教的困境;当社区康复师想提升技能,却难有机会接触顶尖专家的实操指导——这些康复医疗领域的“老大难”问题,如今被“元宇宙+ AI”的组合拳破解。

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徐建光教授牵头,联合本市高校和企业共同打造的“智联康复元诊疗”项目,不仅用元宇宙搭建起覆盖“医院-社区-居家”的康复网络,更将AI深度融入诊疗全流程,让康复从“靠经验”转向“靠精准数据”,从“被动等待”变成“主动服务”,真正让优质康复资源跨越空间,送到每一位有需要的人身边。

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老龄化下的“康复困境”

现在,我国老龄化越来越严重——预计到2035年,65岁以上老人将突破4.2亿,每3个人里就有1位老人。而老人随着年龄增长,很容易出现运动不便、记忆力下降、说话不清楚等问题,加上脑卒中、认知障碍、骨折等疾病后,都需要专业康复训练才能恢复生活能力。可现实是,康复医疗资源跟不上需求,比如大医院康复科床位紧张,想做一次专业训练要排好几天队;社区医院缺设备、缺专业康复师,只能做简单康复;没法精准评估和训练,传统靠尺子量关节、徒手测肌力,数据主观又零散,容易漏判病情;老人居家康复更难,不知道动作对不对,怕练错受伤,也没人实时指导;基层康复师想学习提升,却难接触到三甲医院专家的经验,技能提升慢。

这些问题,光靠“建医院、增人手”难以解决,而“智联康复元诊疗”的核心突破,就是让AI成为“永不疲倦的康复专家”,既能精准评估、实时指导,又能把专家经验复制到基层,补上康复医疗的短板。

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功能康复需求

这是个什么项目?——元宇宙搭平台,AI当“核心大脑”

简单说,“智联康复元诊疗”不是单一的“VR游戏”,而是一套“元宇宙场景+AI

诊疗深度融合的智慧系统——元宇宙负责搭建虚拟康复空间,让患者、医生随时碰面;AI则负责读懂数据、精准决策,贯穿从评估到训练、随访的每一步,形成的闭环服务。

它主要包含三大核心部分,每一部分都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1.三大元宇宙平台”——让康复服务连起来、用得上”远程医疗康复平台:患者戴上VR设备,AI会通过数字孪生技术生成虚拟分身,同步采集关节活动度、肌电信号、平衡能力等数据;社区医生遇到复杂病例,不用带着患者跑大医院,AI会先整理患者的影像、训练数据、评估结果,自动标注关键异常点;根据评估数据,AI会自动匹配康复方案库,即使专家不在也精准。

健康管理平台:患者的血压、血糖、康复训练记录、历次检查报告,会被AI自动整合到云端健康档案;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合并康复的患者,AI会实时监测数据变化,必要时会触发预警,避免突发风险;不用等医生上门,AI数字人会定期陪患者聊天,还能提醒吃药、复查,像个永不缺席的健康助手

康复医学教育平台:基层康复师不用跑老远参加培训,戴上VR设备就能进入虚拟康复室,跟着数字人专家学实操技能;AI能生成千变万化的虚拟患者,让康复师反复练习评估和方案制定,积累不同病例的应对经验;康复师培训后,AI会自动考核评估准确性和方案合理性,给出详细评分和改进建议,让培训更高效、标准更统一。

2.六大元上场景——康复训练、社交、学习都能在虚拟世界里做

元康复诊疗大厅:患者进入虚拟大厅,AI医生助手会先问诊:哪里不舒服?训练时有没有疼?同时同步调取过往数据,初步判断康复进度,再把结果传给线下医生,避免医生重复问、患者反复说。

元康复训练大厅:患者练虚拟开门、虚拟切菜时,系统会实时捕捉动作。比如握力不够导致虚拟菜刀掉了,系统会立刻提示右手握力不足,建议先练5分钟握力训练;若动作超出安全范围,系统会触发VR设备震动提醒,同时暂停训练,避免受伤。

元康复社交中心:系统会根据患者的康复阶段、兴趣爱好,匹配同伴训练小组——比如把都是脑卒中后3个月、喜欢下棋的患者分到一组,既能一起练虚拟下棋(练手部精细动作),又能互相打气,让康复不孤单。

元康复会议中心:全国康复专家开远程会议时,系统会自动记录重点内容,实时生成会议纪要,还能根据专家讨论的病例,自动调取相关的分析报告,让讨论更聚焦、决策更高效。

元康复技能培训中心:基层医生练习康复机器人操作时,系统会实时监测操作步骤,比如参数设置错误,会立刻弹出正确参数范围,还能模拟患者突发不适的场景,训练医生的应急处理能力。

元康复教学中心:医学生在虚拟场景里学习脑卒中康复原理时,系统会根据学生的提问,自动生成3D动画演示,还能出随堂测试,实时批改并讲解错题。

3.元下康复场景

老人在社区智能步道上走路时,系统会通过步道传感器实时监测步态——比如发现步态异常,会立刻在VR眼镜里弹出提示,同时把数据传给社区医生。

智联康复元诊疗主要功能场景和平台建设

现在做得怎么样了?——已有样板间,未来要服务千万人

目前,这个项目已经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落地试点,建起了虚拟问诊中心、评定中心、康复训练中心、数据中心等——老人去医院,能通过数字孪生技术生成自己的虚拟分身,医生通过分身就能全面评估康复情况;在社区或居家时,还能连接可穿戴康复设备,数据还能实时传给医生。

接下来,项目计划接入至少10家医院(包括三甲、二级和社区医院),覆盖500个以上家庭,未来要服务超过1万人次。更重要的是,AI还会不断学习更多病例数据,评估和方案制定会越来越精准,真正实现越用越聪明

智联康复元诊疗场景

这个项目有什么不一样?——三大创新破解老难题

1.虚实结合,康复更精准:患者不只是戴VR眼镜训练,还能连接真实的康复机器人,虚拟场景里的动作指导,能直接同步到机器人上,帮老人纠正姿势,避免练错受伤;

2.数据驱动,服务更个性:系统会收集老人的肌力、关节活动度、训练进度等数据,AI会根据这些数据定制专属康复方案——比如肌力弱就先练基础动作,能力提升了再增加难度,不用千人一套训练法

3.全网互通,优质资源下沉:不管是社区医院还是居家,都能共享三甲医院的专家资源、训练方案,就像把大医院的康复科搬到了家门口,解决优质资源集中在大医院,基层用不上的问题。

未来能带来什么改变?——从上海走向全国,让康复不难、不贵、不远

这个项目不只是服务上海,接下来会先推广到长三角,再走向全国——它能带来的改变,远不止方便康复

对患者来说,居家训练不用怕练错,AI实时纠错;病情变化不用等,AI能提早预警;就算住得远,也享受到三甲专家的精准方案,康复更有底气。

对基层医疗来说,社区医院有了元宇宙平台和设备,康复师不用再靠手感评估,不用再愁没经验,系统能给出精准数据和案例参考,让基层也能出康复专家。

对整个行业来说,它会推动康复医疗从靠经验、靠人工转向靠科技、靠数据,让这些技术真正落地到民生医疗里,甚至能带动整个康复产业的智能化升级。

简单说,智联康复元诊疗不只是一个科技项目,更是一份解决民生痛点的方案——AI带着元宇宙场景,走进更多社区、更多家庭,让每一位需要康复的人,不管住在城市还是乡村,都能有尊严、有质量地恢复生活能力,这正是科技服务于人、让生活更美好的真正意义。

康复元宇宙的未来发展展望

欢迎转发,但请注明出处“上海经信委”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