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刚满30岁的程序员小林,
两年前开始频繁腹泻,
一天能跑8次厕所,
为了离厕所近
出差只能坐一等座…
相关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30岁程序员频繁腹泻
被确诊为肠易激综合征
小林是一名互联网程序员,工作节奏是典型的“996”。两年前,他开始频繁腹泻,一天能上8次厕所,身高175cm的他,体重从140斤掉到110斤,面颊凹陷,一下子像老了10岁。
一开始他以为是外卖吃坏了肚子,没太在意。更让他焦虑的是,开会前必须提前一小时空腹,出差坐高铁,只敢选靠厕所近的位置。
非新闻图
到医院检查,经“肠道功能检测”和“食物不耐受筛查”后,小林被确诊为肠易激综合征,并合并乳糖不耐受。
医生告诉小林,这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除了腹痛、腹泻、腹胀,还会造成营养不良、焦虑、失眠,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每天4杯饮料和外卖
焦虑会让肠道更敏感
医生发现小林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弦,是典型的肝郁脾虚夹湿。进一步问诊后发现,病根竟藏在日常饮品里!
据小林自述,他长期熬夜写代码,靠拿铁“续命”,每天至少3杯全脂拿铁+1杯冰奶茶;三餐靠外卖,辛辣生冷来者不拒。过量的乳糖+咖啡因刺激肠道高敏感,导致肠脑轴失调,肠道像“打了结”一样痉挛,一泻千里。
医生表示,门诊里像有同样情况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最小的仅17岁,共同特点是:长期久坐、精神紧张、压力大、熬夜、靠奶茶咖啡“续命”、外卖高油高辣……
“腹泻只是表象,背后往往是肠脑轴失衡。”医生解释,“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身心共病,焦虑会让肠道更敏感,肠道反过来又把焦虑放大,形成恶性循环。”
肠易激综合征
如何预防和缓解
医生建议从生活方式上下手:
饮食方面
■饮食注意定时定量,避免过饥过饱,多摄入富含食物纤维的食物,多吃蔬菜、谷类、玉米,有利于肠蠕动;
■尽量避免摄入过于肥腻、辛辣、重口味的食物;
■戒乳糖、少咖啡因;
■需规避进食寒凉食物,如海鲜、冷饮、牛奶等。
作息方面
■避免长期过度劳累;
■避免受凉;
■养成定时排便、排便不久蹲、规律作息等习惯;
■每天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心率110-120次/分,促进肠蠕动节律。
情绪方面
应保持心情舒畅,培养积极的生活心态,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学会有效应对压力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放松技巧等,有助于减轻可能的心理压力对肠道的影响。
申工社综合自钱江晚报、健康广东等
转载需注明出处
本期编辑:凌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