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4
近日,2025复兴岛全球设计大赛复赛在复兴会堂盛大启幕,全球百余支创新团队共聚一堂,百帆竞渡,百花齐放,以“无界之思”开启了“未来之航”。
城市真正的魅力,不在宏大的天际线,而在转角遇见的温度。在复兴岛全球设计大赛“多元未来的标志节点”赛道中,9组方案悄然点亮曾被遗忘的角落——运河岸、老油罐、停车楼,甚至一盏路灯、一条跑道,都被重新赋予生命。它们不属于遥远的未来,而是正温柔嵌入我们的日常。在这里,15岁少年和资深设计师并肩创作,工业记忆与社区生活悄然相融。这是一场关于“地方”的深情告白,也是一个岛屿送给城市的一封细腻情书。
焦点作品
滨水再生:运河两岸的华丽蜕变
2025000174
复兴岛运河东岸
——堤岸艺术博物馆走廊
2025000925
复兴岛 —— 一个有温度的智能空间
✦
•
✦
工业遗存转型:老空间的智慧新
2025000225
绿谷云驿
2025001248
“复兴之门_油酷再生”概念设计
✦
•
✦
品牌与社群:构建岛屿认同感
2025000555
复兴骑迹品牌提案设计
2025000165
十二图景,无界复兴
踢馆作品
科技赋能的人文关怀
2025000713
超线运河·悬浮赛道:
复兴岛运河概念规划
2025000987
科学人营地
2025002002
活力水岸、校城共享
导师点睛
Review
李胜菊教授对参赛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特别表扬了15岁参赛者带来的儿童视角智能空间模块设计,以前瞻性的眼光关注未来使用群体需求。期待各位设计师以本次大赛为契机,充分挖掘复兴岛特色,打造彰显杨浦魅力、上海品质的城市更新典范,为全球城市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实践方案。
本次节点赛道参赛作品整体呈现出多元化创新特色,6组入围方案各具亮点,如:停车共生体设计为解决城市停车难题提供了新思路、骑迹品牌设计方案可进一步深化为可落地的专项骑行路线设。
踢馆团队中滨水河岸空间设计方案与当前上海推进的“一河两岸”战略高度契合,上大的科学人营地与上理工的校城共享方案具有显著协同潜力,建议整合资源,打造国际化的科学共创平台。
李胜菊
普陀区绿容局副局长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博士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结语
Remarks Today
从堤岸博物馆到悬浮赛道,从油罐咖啡到科学营地,每个精心设计的角落都在书写着城市更新的新范式。在这里,年轻的声音被认真倾听,废弃的工业遗存焕发新生,普通的角落变身网红地标。城市标志不再只是高耸的建筑,而是那些能够让人停留、互动、产生情感连接的场所。复兴岛正在成为照亮城市更新实践的“创新实验室”,以其独特魅力重新定义着城市空间的未来。
*上述参赛者对参赛作品拥有独立、完整、明确、无争议的版权。所有成果均由参赛者独立创作并自行承担知识产权责任,复兴岛全球设计大赛组委会仅提供展示平台。
资料 | 区规资局
编辑 | 陈露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