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9日),“跨越山海 与宁相约”2025对口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在位于中山公园内的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门口广场正式启幕。作为“跨越山海 申情乐购”第八届上海市对口地区特色商品展销活动的延展,这场市集为期六天(9月9日—9月14日),带来云南、新疆及上海青浦等地的优质农产品,首日便凭借地道风味与高性价比掀起采购热潮。
市集特色产品受热捧,对口帮扶显成效
在本次市集现场,各地特色产品竞相亮相。云南展区的产品亮点十足,蒙自石榴新鲜采摘,保留清甜口感;“云影一号”苹果采用自然农法有机种植,品质对标新西兰优质品种,50元/盒的定价兼顾性价比与品质。
云南有道农业有限公司的土鸡蛋,更是凭借高性价比与地道口感成为市集“爆款”。该公司负责人王应龙是一名青年返乡创业者,已深耕禽蛋养殖领域11年,此次是他首次带着自家产品走进上海公园里的市集。“我们的土鸡蛋都是放养培育,鸡吃五谷杂粮,蛋黄香味特别浓。”王应龙介绍,为让上海市民以更实惠的价格尝鲜,此次特意推出“40个鸡蛋39.9元”的活动价。
谈及产品销量,王应龙难掩欣喜,“这次带了3万多个蛋、400只鸡参加第八届上海市对口地区特色商品展销活动,现在已经全部卖空!”他坦言,能顺利走进上海市场,离不开政府的帮扶力量,“如果没有政府组织,我自己根本没法来上海推广,单是差旅费、展位费就是一笔不小的成本。现在有了这个平台,不仅能让更多人认识我们的产品,还能积累长期客户。我已经参加了6届对口帮扶相关展会,每次都有新收获。”
此外,新疆吉盛源沙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沙棘系列产品、红河滇红茶业的优质红茶等,也凭借独特的地域风味收获不少市民关注。
便民互动暖人心,30多个摊位藏满“山海风味”
据介绍,本次市集共设置了30多个摊位,既有云南、新疆等地的农特产品,也有青浦区生态农产品、上海美天副食品公司的产品;同时,还设置了“一杯咖啡的温暖”公益区、咨询应急区及便民水站,细节处尽显人文关怀。
此外,市集还设置了多重便民与互动环节:任意消费即可参与投壶以及制作漆扇,赢取小风扇等实用礼品,欢迎大家前来体验;营业时间也贴心适配不同人群需求。9月9日至12日为7:30—11:30、15:30—19:30,9月13日全天开放(7:30—19:30),9月14日开放至中午12:30,方便上班人士、老年人错峰逛展。
“我们不只是‘把货带来’,更要让市民‘买得放心、吃得满意’。”上海美天副食品有限公司副总袁天介绍道。
政企协同搭平台,帮扶长效机制显担当
对不少参展企业而言,这场市集是打开上海市场的“金钥匙”。云南弥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苹果近20年,今年首次通过展会拓展销路,后续还计划推出HPP果汁等深加工产品;红河县红农商贸有限公司则借着展销平台,把原本“藏在深山”的农产品带到了上海市民面前。“以前优质产品出不了山,现在有了政府搭的桥,不仅销量上去了,品牌也慢慢打响了。”
袁天表示,为持续助力对口地区农产品走进上海市民生活,除本次线下市集外,长宁区“百县百品”直营店将常态化售卖这些对口地区产品,通过“线下引流+线上延续”的长效模式,让“山海好物”从“展会热销”变为“日常可购”。
本次展销会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指导,长宁区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上海蔬菜(集团)有限公司、长宁区华阳路街道主办,上海美天副食品有限公司、上海援滇干部联络组红河小组、红河沪滇协作园区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承办,从组织架构到现场服务,始终紧扣“对口帮扶、便民惠民”核心。
据介绍,长宁区将持续深化与对口地区的产业协作,通过“展会+门店”“线下+线上”的模式,让更多“山海好物”走进上海餐桌,也帮助对口地区企业拓宽销路、提升产值——既让沪上市民买到实惠,也让远在深山的好产品“走出去、卖得好”,以消费帮扶为纽带,共绘区域协同发展的幸福图景。
撰稿/摄影:李媛媛
编辑:竺嘉茹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