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 文章详情

【关注】科学筛查——远离“胃”险

转自: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2025-09-09 18:19:45

在我国,胃癌的发病形势不容乐观。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杂志》发布的最新数据,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的前三位,每年新发病例数居高不下,严重威胁国民生命健康。然而,与高死亡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早期胃癌经过规范治疗,5年生存率可高达90%以上,而晚期胃癌则骤降至20%以下。这巨大的生存差异,关键在于一个“早”字。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应对胃癌最有效的手段。今天,就让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消化内科护士长单娟和护士程玲带着大家学习如何通过科学筛查,为健康“胃雨绸缪”。

胃癌的高危群体

  1. 年龄因素:年龄是独立的风险因素。建议40岁以上人群,无论有无症状,都应开始考虑进行胃癌筛查。

  2. 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幽门螺杆菌是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I类致癌物的细菌,是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并最终可能演变为胃癌的“元凶”之一。我国Hp感染率较高,因此感染者需高度警惕。

  3. 不良饮食习惯者:长期偏好高盐、腌制(如咸鱼、腊肉、泡菜)、烟熏、烧烤食物,进食过快、过烫,三餐不规律,水果蔬菜摄入不足等,都会持续损伤胃黏膜,增加癌变风险。

  4. 家族遗传史:胃癌呈现出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如果您的直系亲属(父母、亲兄弟姐妹)中有胃癌病史,您的患病风险会显著高于常人。

  5. 既往有胃部疾病者: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手术后残胃等癌前疾病的患者,需要定期随访和监测。

  6. 长期吸烟与重度饮酒者: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直接刺激胃黏膜,是明确的危险因素。

如果您符合上述任何一点,那么您就是胃癌筛查的重点关注对象。

如何筛查?(胃癌筛查的“金标准”是胃镜检查)

  1. 普通胃镜:检查前会口服局部麻醉剂来麻醉咽喉部,以减少不适。医生会将一根带有高清摄像头的柔软导管经口腔伸入胃中,直接观察胃黏膜的微小变化。

  2. 无痛胃镜:这是在静脉麻醉下进行的胃镜检查。您只需“睡上一觉”,在完全无感知的状态下,检查就已顺利完成。无痛胃镜极大地提升了检查的舒适度,特别适合敏感、紧张的人群。

胃镜的不可替代性在于:它不仅能“发现”问题,还能“解决”问题。医生在检查中如果发现可疑的微小病灶、早期病变或息肉,可以立即通过胃镜的器械通道获取一小块组织(活检)进行病理分析,这是确诊的金标准。甚至一些非常早期的癌变,可以直接通过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等微创技术彻底切除,免除了开腹手术的痛苦。

日常预防

  1. 根除幽门螺杆菌:如果检测为阳性,务必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彻底根除。

  2. 调整饮食结构:清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减少腌制、烟熏、辛辣刺激食物摄入。规律三餐,细嚼慢咽,避免过烫食物。

  3. 戒烟限酒:这是保护胃黏膜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

  4. 保持健康体重与良好心态:肥胖和长期精神压力也是癌症的促进因素。

图文|消化内科

编辑|张鹰妮

责任编辑|谢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