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合作交流 > 文章详情

产业合作 | 戈壁种出“科技苜蓿” 荒漠迎来丰收奇迹

转自:上海合作交流 2025-09-09 19:43:24

近日,由上海援疆企业——绿技行(上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的1300亩苜蓿陆续成熟,迎来收割季。田野上,成片的苜蓿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工人们正抢抓晴好天气,操作大型机械加紧收割,全力保障苜蓿稳产丰收。

在绿技行(上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苜蓿种植基地,大型收割机正轰鸣作业,田间一派繁忙景象。苜蓿收割后,将经过2至3天的晾晒,待其达到畜牧干草标准后,进行专业打包,最终运送至牛羊养殖企业,成为家畜的优质饲料。
绿技行(上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综合行政助理努尔比亚木·吐尔孙尼亚孜说:“我们于2024年1月29日启动该戈壁基地的荒漠治理工作,快速治理完成之后完成了苜蓿、玉米等多种作物种植,截至目前已实现多茬苜蓿收割,平均亩产干草1吨。”

作为一家融合AI技术与生物新材料的高科技企业,绿技行(上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荒漠农业可持续发展,致力于应对全球荒漠地区农作物种植中缺水少地的挑战。其核心技术以生物创新为基础,通过植物纤维素、微生物菌群等绿色生物基材料混合改良沙土,大幅提升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成功将荒漠、戈壁等边际土地转化为高产良田。
绿技行(上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项目研究员王俊峰说:“我们企业跟随援疆干部来到莎车,在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大力支持下开展‘治沙扩田’项目,目前已治理两个基地——沙漠基地与亚喀艾日克乡戈壁基地。其中亚喀艾日克乡戈壁基地治理出可耕土地约1500亩,并同步完成玉米、西瓜及苜蓿的大规模种植,成效显著。”

2024年,企业在莎车县亚喀艾日克乡启动规模更大的戈壁林草作物丰产增效科技示范基地,总面积达8500亩。1500亩戈壁改造项目应用了自动节水灌溉与土壤改良等技术,并引入AI自动化检测与智慧管养系统。底层算法与数据支撑标志着“治沙扩田”正向标准化、规模化和数字化迈进,为更大范围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王俊峰说:“我们实现了‘十天千亩’的治理效率,改良效果长期稳定,可节水30%–50%,作物品质逐年提升,今年种植的小麦已达到国家粮储最高等级。下一步,公司将在莎车进一步扩大项目规模,让沙漠与戈壁变成推动本地发展的‘财富源泉’,为西北地区畜牧业转型贡献力量。”
来源:上海援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