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博物馆 > 文章详情

江南文化讲堂预约丨第三季第九期:江南饮食与海派餐饮

转自:上海博物馆 2025-09-09 20:46:39

“江南文化讲堂”是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上海博物馆共同推出的公益性文化品牌项目。讲堂将聚焦江南文化主题,聚合海内外特别是长三角区域江南文化研究力量和知名社科、文博专家学者,以“史”为脉,讲授江南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内容,集中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深入挖掘江南文化的精神特质,积极传播江南文化创新发展理念,营造全社会关注江南文化的浓厚氛围,努力服务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同时,让广大市民群众进一步了解江南文化,走进江南文化,弘扬江南文化,共同参与“上海文化”品牌建设。

主题:

烟火江南:江南饮食与海派餐饮

时间:2025年9月26日(周五)19:00—20:30

地点:上海博物馆东馆(世纪大道1952号)学术报告厅

主办单位: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上海博物馆

主讲人:

李宏利(上海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副研究员)

薛理勇(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研究员、上海市规划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委员)

主持人:江冉(FM89.9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长三角之声)

讲座题目:

江南口味与海派餐饮

主讲人简介:

李宏利,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副研究员。在《社会科学》《史林》《浙江学刊》《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文化月刊》《解放日报》《文汇报》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有关成果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撰写专报获中央领导、上海市领导的重要批示;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上海士人家族人口与身份认同研究》、国家高端智库国情调研项目《上海古镇发展瓶颈与对策建议》,主持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工作。

讲座内容摘要:

江南地域广阔,当代较为认可的 “江南”则为明清时的苏州、松江、常州、镇江、江宁、杭州、嘉兴、湖州八府,以及后来由苏州府划出的太仓直隶州。江南作为一个文化共同体在饮食口味上形成了“主清淡、尚本味、近自然”的总体特征,反映了士人群体即中上阶层的饮食取向。当然,物质生活的富足也会促使普通人们选择这样的口味习惯。但不可忘记,处于社会底层的贫困人群因工作辛苦、劳累,在饮食方面更愿选择咸的、多油的、高能量的。细论饮食,江南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口味也是多元的。特别是随着人口的流动,更为江南带来了不同的饮食文化。如魏晋南北朝的人口大迁徙打破了“北麦南稻”的格局,北方的牛羊肉、酪浆等食物也逐渐被江南接受。

近世以来,特别是随着上海的开埠,西方的饮食文化也逐渐地融入了江南。开埠前,上海饮食并无“帮别”之分。开埠后,随着上海工商业和港口贸易的繁荣发展,各地菜馆、点心等相继入沪,使上海饮食业逐渐形成了沪、徽、苏、锡、宁、杭、广、京、扬、豫、川、湘、闽、潮、回、素菜等各地风味聚于沪上的海派餐饮新格局。江南美食是传统中国文化最感性的载体,可以体现传统道法自然的文化特征;海派餐饮则反映了饮食文化的融汇与创新发展。

 讲座题目:

海派餐饮中的本帮故事

主讲人简介:

薛理勇,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研究员。1981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分校(今上海大学)历史系,同年入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参加筹建上海历史文物陈列馆(今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前身)。从事上海历史、中华文化风俗历史研究。现在担任的社会职务主要有:上海市规划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旧区改造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地名学会副理事长、黄浦区规划土地委员会专家委员、上海市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等。已经出版的著作有《外滩的历史与建筑》《上海租界史话》《上海洋场》《薛理勇说老上海丛书》等约70本;主编《上海文化源流词典》《上海掌故大词典》等。

讲座内容摘要:

衡量城市规模大小的标准主要是城市面积和城市人口。近代,上海开埠后,上海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周边地区的人进入上海,上海也逐渐发展成为面积庞大、人口众多的大都市。清人《竹枝词》说:“街头巷尾皆沪语,例数祖宗皆客家”,上海城市的移民人数占据了很高的比例。

“主客关系”是相互的,没有“客”就无所谓“主”。有了大量的“客帮”的进入,上海本地的、本土的东西才被叫做“本帮”,所谓的“本帮菜”就是指上海本土的菜系。人们讲的“菜系”往往是商业性的,饭店里烹饪的菜肴,所以,所谓的“本帮菜”并不是你家里日常吃的小菜,而是饭店里“大菜师傅”烹饪的的菜肴。

餐饮业的发展与城市经济关系密切。近代以前,上海还是一个小地方,形成不了“菜系”,所以,传统的“本帮菜”就是人们在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时请“婚庆公司”的“大菜师傅”烹饪的菜,也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农家菜”。以后,“农家菜”形成规模和体系,成为与“客家”媲美的菜系。

扫描下方二维码预约

预约开始时间:2025年9月10日 12:00

温馨提示:

1. 本次活动面向18岁以上的成年观众,所有观众需进行实名制预约。行动不便的老人建议由成年人全程陪同,陪同人员亦需预约。

2. 活动当日18:30起,观众凭本人手机预约码、本人有效身份证,由上海博物馆东馆(世纪大道1952号)B1东入口处通过核验、安检依次进入会场。

3. 进场后请按工作人员的指引就坐。

4. 因场地有限,本次活动不提供停车位,建议绿色出行。

5. 请勿携带除无色无味的饮用水以外的饮料入场。

6. 活动迟到超过15分钟者谢绝入场。

供稿丨教育部

初审丨石维尘、冯羽

终审丨汤世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