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静安 > 文章详情

体检查出肺结节很焦虑?听听医生的大实话!

转自:上海静安 2025-09-10 18:10:07

近年来,随着体检普及和CT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人在检查中发现肺结节,不少人因此陷入焦虑:肺结节到底是什么?它是怎么形成的?会不会发展成肺癌?需要怎样治疗和随访?

近日,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胡洋在“‘营’领健康 ‘肺’常守护”上海健康大讲堂活动中表示,肺结节的发病率并非随机,而是呈现出明显的年龄差异,通常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肺结节有单发和多发之分,多发可能提示系统性疾病或感染,而单发就要警惕肿瘤的可能性了。

多种因素影响肺结节的发生

导致肺结节发病率逐年升高的因素主要包括:

吸烟:长期吸烟者肺部易受有害物质损伤,更易形成结节;

空气污染:长期生活在污染严重地区,吸入有害颗粒物也会增加风险;

职业暴露:从事石棉、放射性物质接触等高危职业的人群发病率显著更高;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肺结节或肺癌病史者,自身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CT检查是主要诊断手段

胡洋表示,多数肺结节患者在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只有当结节较大(超过2厘米)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咳嗽,有时伴有痰,还可能在体力活动后感到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

CT检查是诊断肺结节的重要方式,医生会从结节的边缘、密度等特征初步判断其性质:

边缘光滑多提示良性,不规则或有毛刺可能提示恶性;

实性结节密度均匀,常见于良性病变;

磨玻璃结节密度较低,可能提示早期肺癌;

部分实性结节因成分复杂,需警惕恶性可能。

随访至关重要 勿过度恐慌

胡洋强调,定期随访是管理肺结节的关键,通过CT或X光检查监测结节大小、形态变化,可帮助早期发现恶性倾向、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计划。

但他也提醒,查出肺结节不必过度恐慌,大多数普通结节无需特殊治疗。针对感染性或自身免疫性结节,已有针对性药物;若为恶性或存在转移风险,可进行基因检测匹配靶向药,或选择化疗、放疗、射频消融及手术治疗。治疗后,患者应定期接受胸部CT复查,同时保持健康饮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有助于肺部修复和免疫力提升。

活动由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和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主办。

记者:郁婷苈

编辑:徐悦琳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