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喝到心心念念的奶茶
下班回家路上看到美丽的日出……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
互联网上
却有一群年轻人小心收集
记录在日记本里
写成“幸福日记”
“今天早上的口香糖很不错
中午的韭黄炒花蛤也很好吃
晚上还能上游泳体验课”
一字一句打在备忘录里
这是夏林平凡一天的“幸福日记”
从八月初起
夏林开始每天回想
生活中让自己幸福的小事
花五分钟时间记录
一条条列在本子上
夏林的幸福日记
最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开始写起了幸福日记
所谓“幸福日记”
即年轻人会每天花五分钟左右
在笔记本或者手机备忘录里
写下两三件今日感觉到的幸福小事
“过周日就很幸福”
“吃到了好吃的蛋糕”
“和好朋友出去玩”……
小红书上“幸福日记”的话题下
网友们以笔记或vlog形式
七嘴八舌地分享自己的幸福
如今该话题已拥有超800万浏览量
3.3万条讨论帖
从去年开始
20岁的小王会在写日记前
总结今天的幸福瞬间
长短不固定
“开心了就多写会儿”
如今已写满了一本
最初写起幸福日记
她是抱着“哄自己开心”的想法
也是试着对日常进行挖掘
“一天看似平凡
其实隐藏了很多幸福的小细节”
小王的幸福日记
28岁的璐璐的想法和她类似
最近,她专门开了一个账号
每日记录幸福小事
璐璐说,生活中难免会有
焦虑、不满足和攀比的情绪
而幸福日记帮助她
有意识地去关注积极瞬间
从而缓解心理压力
培养知足感
对此,夏林也有相似的体会
“我想通过写幸福日记建立正念感
能够真心去感受美好和自己拥有的
从而获得内心的幸福”
幸福日记不仅是生活记录
更是一种心理练习
通过关注每天的积极瞬间
让内心更平静
“还记得那是一个很惬意的晚上
我勾选着选择题
同时享受晚风的清凉
既不快也不慢
是繁忙的高考复习中的小小放松”
18岁的胡欣欣从许多篇幸福日记中
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篇
在写幸福日记半年的时光里
这些温暖美好的小事
为她留下了自己生活的痕迹
“翻开日记
也能回忆起那段时光的点点滴滴”
胡欣欣记录幸福点滴
互联网有一句流行语
是“人只活人生里的几个瞬间”
但通过写幸福日记
小王发现
她学会了珍惜当下的幸福
“大家总是定下目标、展望未来
却忘了不要为未来而忽略现在的幸福”
在幸福日记的帮助下
现在即使遇到不顺
她也懂得了为自己制造些小小的幸福
“任何事情都值得感谢
就比如今天办公室的空调很凉快”
夏林回忆自己写的幸福瞬间
事件很微小
却会给人截然不同的感受
“将这份幸福写下来
本身就是一种关注
回头看,又是对幸福的加强”
在快节奏和浮躁的生活里
她感觉到,通过幸福日记专注自己
寻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快乐
“这也是对抗生活的嘈杂的一种出口”
记录幸福是一件很好的事
但坚持写日记有一定的难度
胡欣欣表示,暑假以来
写日记的事情被搁置了一段时间
夏林则立下每日记录的目标
却发现很难坚持下来
而许多网友开设的分享个人幸福的账号
不少半个月左右就废弃账号
网友们分享幸福瞬间的“幸福bot”
此外,每日都得找到幸福的事记下来
如果过于坚持
也会失去写幸福日记的初衷
“之前和我朋友学的是
每天写三件幸福的事
但是那段时间状态不太好
非要写三件事反而变成了负担”
小王表示
“有时候遇到糟糕的事情
如果强迫自己去写
心情可能反而更低落”
尝试了半个月又放弃的黄文凯发现
由于平时没有写日记的习惯
坚持写幸福日记对他来说很困难
如今,他更随心而为
遇到幸福的事偶尔记录一下
或干脆投稿给bot和大家分享
“不必为了坚持而坚持
重要的是保持真实与自然”
“这个现象非常有意思
是当代年轻人通过‘微小叙事’
来对抗焦虑和压力的一种积极尝试”
国家心理二级咨询师蔡海超表示
年轻人在日常生活中
主动寻找、记录幸福瞬间
体现了年轻人对自我心理调节的探索
也反映了他们在快节奏生活中
寻求内心平衡的需求
蔡海超还强调
幸福日记在网络平台的分享模式
也具有特殊意义
它并非炫耀
而是一种“分享甜点模式”
当个人记录被一群人看到、分享时
会形成情感共鸣
这种低成本的温暖连接
为年轻人提供了一种社会心理支持
在当下尤为珍贵
你有记日记的习惯吗?
你今天经历了哪些幸福的瞬间?
在评论区分享一下吧~
作者: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林千惠
部分图源:小红书网友
见习编辑:孟祥莉
校审:姚佳森
终审:沈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