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监狱 > 文章详情

【教师节特辑】破茧之光:唤醒·耕耘·引路——高墙内教师的教育诗篇

转自:上海监狱 2025-09-11 08:58:47

  破茧之光:

唤醒·耕耘·引路

—高墙内教师的教育诗篇—

当第41个教师节如约而至,高墙电网内的特殊教育诗篇悄然展开。在社会认知中,教师是三尺讲台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在这特殊场域,有这样一群“灵魂工程师”——他们以铁窗为黑板,以刑期为课时,用专业智慧和深沉大爱在犯罪与新生间架桥。今日,让我们走进提篮桥监狱三位监狱教师的世界,看他们如何用教育唤醒良知、重塑人生。

01

刘楠:生命价值的唤醒者

简介:刘楠,三监区党支部第二党小组组长,监狱教师,被誉为高墙内的“心灵解码者”,创新建立“病理+犯罪”双维度分析模型,构建“医疗防护+心理干预+行为矫正”三项管控机制。

授课方向:聚焦高危罪犯的生命价值教育,通过绿植培育、书画艺术、情景剧等载体唤醒对生命的尊重。

教学感悟:每个破碎的灵魂都藏着未被发现的星光。我用情绪预警量表捕捉7项异常指标,用3D齿轮模型唤醒机械敏感型罪犯的理性认知。暴雨夜用家乡童谣平复躁狂发作的瞬间,让我深刻领悟——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共频共振:我们在重塑他人认知边界的同时,也在拓宽自我生命的维度,这种双向的成长远比简单的‘修复’更具力量与深度。

02

苏浩亮:心灵土壤的的耕耘者

简介:苏浩亮,四监区警务组警长,局首席个别教育能手,监狱教师,擅长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入罪犯改造。

授课方向:开展法律法规解读、道德规范讲座,策划歌咏比赛、纳凉晚会等文化活动,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引导情绪调节。

教学感悟:在精神病犯专管监区的方寸天地间,我始终以“培根者”自勉——非是雕刻枝叶,而是深耕土壤。二十载春秋里,我见过躁狂发作时砸碎玻璃的暴力,也见过抑郁沉默时拒绝阳光的孤独,更见过童谣响起时突然安静的眼神。这些极端的人性切片,让我深切懂得:教育从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以尊重为犁、以信任为种、以仁爱为泉的共生过程。当迷途者终于愿意敞开心门,当破碎的灵魂开始重新拼凑,那便是教育最动人的模样。

03

王博:认知重塑的引路者

简介:王博,十监区党支部第二党小组组长,楼面警长,监狱教师,曾获“优秀班干部”“监狱优秀侦查员”“公务员个人嘉奖”等荣誉称号,以“重塑认知”为核心开展认罪伏法教育。

授课方向:通过案例剖析、职业规划课引导罪犯辨对错守底线,在扫盲教育之外搭建通往社会的认知桥梁。

教学感悟:基础文化是台阶,教育是帮助学员踩着台阶重新走向未来的力量。我曾用“对分课堂”让桀骜不驯的惯偷学会共情,用生活小事分享让暴力犯懂得责任。高墙内的教育没有终点,只有永远在路上的重塑之旅。

他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却在铁窗内书写着最动人的教育诗篇。在教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让我们向这些高墙内的“灵魂工程师”致敬——他们用匠心丈量人性深度,以仁心托举新生希望,在禁锢与自由之间,搭建起通往光明的桥梁。

为您推荐(点击阅读

1、【阅兵日·高墙内】女子监狱民警这样传承伟大抗战精神!

2、【政府开放月】用法治点亮回归路!五角场监狱开放日见证“新生”

3、高墙内的“手艺人”——从央视视角看“非遗进大墙”矫治项目

编辑:卫  佳

供稿:提篮桥监狱

了解更多上海监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