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崇明 > 文章详情

他们为水稻“把诊问脉”

转自:上海崇明 2025-09-11 10:49:28

眼下,全区水稻已大面积进入破口抽穗期,此时也是病虫害高发易发的“防控窗口期”。连日来,区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田间地头,开展水稻病虫害调查工作,为今秋粮食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清晨,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物保护科的工作人员们穿梭在碧绿的稻田间,仔细查看水稻长势情况,重点查看稻苗是否出现螟虫、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等病虫害。还有人手持竹竿扫过水稻,系统监测纵卷叶螟成虫的消长情况。同时,一旁的工作人员同步记录下病虫害的发生数据。

科技力量的融入,为病虫害防控插上了“数字翅膀”。现场,一位农技人员一手持白瓷盘承接稻株落下的飞虱,一手操作头顶的AR眼镜记录虫情。据了解,这款智能设备几分钟内就能完成拍虫、数虫、识虫、汇集等工作,大幅降低了农技人员工作强度,提高了调查效率。同时,无人机升空作业,利用多光谱、红外技术,从空中快速扫描稻田,精准识别病虫害类型和分布情况。通过构建“地面细查+空中巡测”的立体监测网,让病虫害情况无处遁形。

调查结束后,农业技术人员返回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对测报灯诱捕的害虫进行拣选分类和统计记录工作。“看一下具体有哪些害虫、种类有多少、数量有多少,这样就能实时掌控田间害虫发生趋势。”区农技中心工作人员邓士群表示。

据前一阶段监测显示,螟虫、纹枯病发生量较往年有所上升,对此,区农业技术部门已及时发布病虫情报,指导农户完成首轮防治。此次田间调查,将进一步摸清当前虫情动态,为下一阶段防控提供最新依据。

下一步,区农业技术部门将持续推进水稻病虫害监测工作,为全区水稻种植农户、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撑,全力保障秋粮丰产丰收。

记者:范立

编辑:顾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