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文章详情

从中国到世界:《柳叶刀》肝癌防治论坛聚焦未来行动

转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2025-09-11 15:32:11

9月10日,The Lancet Commission Forum——“加强肝癌防治,提高生存质量”研讨会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行。会议汇聚中外权威专家,共同探讨全球肝癌防治的战略与实践。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教授,上海市卫健委副主任胡鸿毅,《柳叶刀》主编Richard Horton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汤钊猷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名誉院长樊嘉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周俭教授,《柳叶刀》亚洲高级执行编辑Helena Wang,日本近畿大学Masatoshi Kudo教授,香港中文大学Stephen L.Chan教授,美国贝勒医学院Hashem B.El-Serag教授,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Josep M.Llovet教授,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Ghassan K. Abou-Alfa教授,美国西奈山医院Myron Schwartz教授,韩国延世大学Jinsil Seong教授等出席会议。

肝癌因潜伏期长、早期症状隐匿,被称为“沉默杀手”,预计到2050年,全球每年新发病例将达152万。2025年由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团队樊嘉院士、周俭教授主导、联合全球51位专家在《柳叶刀》上发布了《全球肝癌防治策略和行动计划》。这是《柳叶刀》200余年历史上首次由中国学者主导制定的针对全球重大疾病防治的战略框架和行动计划,标志着“中国智慧”正在引领全球战略方向。本次研讨会作为该报告发布后的重要延续,旨在推动战略蓝图与各国实践深度结合,并将科学共识推向全球行动。

《柳叶刀》主编Richard Horton博士亲临现场,他的出席不仅是对中山医院团队学术引领力的高度认可,也象征着中山医院与国际权威学术平台开启了深度合作的新篇章。双方将共同致力于搭建国际化平台,把“中国智慧”与“全球经验”紧密结合,凝聚起推动全球肝癌防治的最大合力。

金力校长强调,复旦大学将持续推动医学前沿研究,服务全球健康事业;胡鸿毅副主任则提出,要将科研成果与公共卫生政策深度结合,切实守护人民健康。Richard Horton博士高度评价了中国专家在报告中的领导力,称其为“卓越国际合作的典范”。汤钊猷院士在致辞中回顾了中国肝癌防治的发展历程,寄望新一代专家持续引领国际合作。樊嘉院士指出,中国虽肩负全球43%的肝癌疾病负担,但已取得重要成效:从乙肝疫苗普及到启东综合防控模式,再到中山医院将术后五年生存率提升至71%,中国实践证明了“肝癌可防可控”,中山医院愿与世界分享“中山方案”。周俭院长则提出“从报告到实践”的路线图,明确将“到2050年逆转肝癌上升趋势”的目标拆解为十大行动计划和具体举措,包括扩大乙肝疫苗覆盖、推广高危人群筛查、应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和酒精性肝病的挑战以及缩小东西方治疗差距。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教授

上海市卫健委副主任胡鸿毅

《柳叶刀》主编Richard Horton博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名誉院长樊嘉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周俭教授

日本近畿大学Masatoshi Kudo教授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全球至少60%的肝癌可通过控制可变风险因素来预防。各国需携手扩大疫苗接种、推广筛查技术、提升新药可及性,并将姑息治疗纳入全程管理。此次论坛不仅彰显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在全球肝癌防治领域的学术引领与国际影响力,也展现了中国在应对重大疾病中的责任与担当。

点击“阅读原文”中国专家主导,凝聚国际智慧——《柳叶刀》发布全球肝癌防治策略和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