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闵行教育 > 文章详情

在闵行,“六边形教师”越来越多,秘诀是……

转自:闵行教育 2025-09-11 17:13:07

在闵行区第41个教师节主题活动上,一位“六边形”教师让人眼前一亮,给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她的身上,有很多标签——课堂上的实力派、运动场上的健将,策划、朗诵、主持样样精通的“斜杠青年”……

她就是七宝中学语文教师党秋尘。一位名副其实的“六边形”教师,正以多面才华诠释着当代教育者的风采。

一起来认识她!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演一下《茶馆》好不好?”语文课堂上,党秋尘引导学生们通过剧本演绎的形式,生动剖析《茶馆》一课。学生们全神贯注,跟着她的节奏,时而模仿书中人物,时而爆发出会心的笑声和热烈的讨论。

笑声稍歇,她拿起语文课本,语气变得深沉:“大家看,老舍先生用一个‘挤眉弄眼’,就写活了庞太监的‘非男非女’,也写透了那个时代某些人灵魂里的扭曲……”

在党秋尘的语文课堂上,总是洋溢着欢声笑语,学生们也亲昵地称呼她为“秋秋老师”。她会将她在生活和旅游中的所思所感带入课堂,跟着她酣畅淋漓的思想奔流,学生不出教室,便已游遍名山大川。

在备课劳动单元时,她突然想起在西藏旅游时见过的藏族传统修筑方法“打阿嘎”,于是将它巧妙地融入到课程中,通过藏民一边在屋顶唱歌一边打阿嘎的场景,让学生感悟到劳动之美。

“她不仅是我的老师、我的朋友,更是我想追逐的榜样。”时至今日,党秋尘的语文课常鲜活在七宝中学毕业生杨易霖的记忆中,“我还记得老师书上密密麻麻的笔记、课堂上天马行空的引申,我们和她一起‘走’过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开阔的眼界与洒脱的人生态度。”

走出教室,在更广阔的校园天地中,党秋尘承担起更多元的角色。她不仅是活动的组织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同行者,通过带领学生共同策划“校园狂欢节”等大型活动,将教育实践融入真实场景,设计出如“一班一博物馆”“一班一古都”等富有创意与文化深度的主题形式,让知识走出课本、变为可感可触的沉浸体验。

“我们不只是师生,更像是共同面对未来的‘伙伴’。”党秋尘这样定义她与学生的关系。在她看来,新时代的教育者,必须跟上学生多元成长的节奏,以自身的全面发展服务学生的发展——学生们上一秒还在为科创项目头脑风暴,下一秒就要投身于主题节日的策划,同时深度参与社区治理与志愿服务活动。

“在学习与工作前面,我们都是一位登山者。”她能做的,就是时刻保持充足的精力与体能,从容处理好教学、团务与社团指导等多线并进的工作,将自身活力与能量传递给更多学生,赋予他们“翻山越岭”的勇气。

去年夏天,送学生步入高考考场后,她奔赴了一场深夜开跑的越野赛,“考场里的少年们正在跨越人生第一个重要的山脊,我和他们,都终将走出这片夜色。”她回忆道,“登顶时朝阳破海,云层乍裂。那一刻我明白:教育者照亮学生的过程,本就是与星辰同行的自我照亮。”

“‘六边形教师’不仅仅意味着身怀‘十八般武艺’,更意味着,无论学生快乐、迷茫、压力或彷徨,我都能走进他们心里。师生应是彼此的光,在互相照亮中共同成长。”她说。

今年,是党秋尘从教的第五年,迈过“职初期”、进入“成长期”的她,陆续斩获上海市见习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团干部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所带领的社团获评上海市“活力社团”。“那段时间我一直往返学校和区里、市里,参加各类培训和比赛,通过师带徒机制向前辈汲取经验、飞速成长。”

在闵行,像党秋尘这样的“六边形教师”越来越多,他们拥抱技术、玩转跨界、敢于破圈,与学生结为“学习共同体”,在不确定的世界中教学相长、并肩前行。

而这,也正是闵行区正在系统推动的教师发展新范式。其独具特色的“四六三三三”教师培养机制,让教师队伍持续焕发活力,教师生涯被分成“职初期、成长期、成熟期、高端期”四个阶段,对应构建“见习之星、希望之星、论坛之星、骨干后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六个层级的教师专业荣誉,依托区名师工作室(名师基地)、骨干教师培养基地和种子教师培养基地等三类基地,面向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卓越教师开设三大工程,为教师成长提供了“国培计划”、市级共享课程、区级共享课程三类大培训。

如今,“六边形教师”不再是一个标签,它是一种行动方式:以开放迎接变化,以共创重塑课堂,以陪伴定义教育。“我愿继续以探索者的姿态,用活力课堂点燃求知火花,以跨界探索不断拓宽教育的边界,在更多的课堂里种下辽阔的世界。”党秋尘说。

来源:今日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