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松江区职普融通综合改革任务推进会在城市科技学校召开。本次会议以“职普融通·双向赋能·共育未来”为主题,汇聚了市、区教育主管部门,专家学者,中小学教师代表及企业代表等多方力量,共同谋划区域职普融通发展新蓝图,标志着松江区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上迈出坚实一步。
市教委职教处副处长俞文达,区教育局副局长朱永、陈栋出席会议。市教师教育学院、区教育局相关科室负责人,松江区试点学校负责人,职普融通教育管理骨干教师共同体成员,企业代表等参加会议。
启动仪式上,市、区教育部门相关负责同志与试点学校代表共同按下启动柱,标志着松江区职普融通课程实践首轮试点正式全面启动。
会议指出,推进职普融通是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重要战略举措,对构建多元人才培养“立交桥”具有重要意义。松江区作为上海市重要的教育改革试验区,必须勇于创新、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职普融通“松江经验”,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可能。
会议指出,松江教育将聚焦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开发一批兼具职普特色的融通课程,形成职业教育深度参与、普通教育主阵地实施,立足课堂、学段衔接、校内外相互补充的课程资源体系,真正实现双向赋能。
会议指出,推进职普融通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也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各试点单位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课程开发、教学实施、评价改革等方面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成果,为全市乃至全国的职普融通改革提供“松江样板”。
会议特邀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后石晶以《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职普关系重塑与职普融通框架构建》为题,作专家报告。报告深入剖析了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职普关系的深刻变革与发展方向,为实践提供了清晰的理论指引。她表示,义务教育阶段应重在职业认知与规划的“渗透融入”,而高中阶段则关键在课程与学分的“互认互转”,这一精准定位为松江区系统推进各学段融通实践提供了重要遵循。
“聚合力·通学径·育未来”微论坛引发了参会者的深度思考与热烈反响。来自企业、小学、初中、高中和中职学校的一线教师与管理代表,在论坛中展开了一场跨越行业的对话。各方达成共识:推进职普融通必须打破学段壁垒、校际壁垒和校企壁垒,加快构建“社会—学校—学生—课程”多方协同的有效机制,共同推动首批融通课程扎实落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多元成长开拓更宽广的道路。
会上,承办学校就项目推进情况与实施规划作了专题汇报,系统介绍了首批试点项目在健全机制、科研引领、多维探索等方面的设计框架。
此次推进会为松江区职普融通综合改革凝聚了共识、明确了路径、汇聚了合力。未来,松江教育将以此为契机,奋力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相得益彰,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松江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