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嘉定 > 文章详情

沪剧送到“家门口”,这场“村晚”好热闹

转自:上海嘉定 2025-09-12 08:27:52

婉转唱腔回荡在乡村礼堂,专业演员与戏迷观众近距离互动……9月11日,“沪剧回娘家”暨马陆镇秋季村晚活动在包桥餐厅举行,上海沪剧院(青年团)的演员们来到这里,为近百名村民呈现了一场原汁原味的沪剧盛宴。

演出现场,上海沪剧院(青年团)带来了《庵堂相会·看龙舟》《卖红菱》《陆雅臣卖娘子·回家路上》《陆雅臣卖娘子·叹五更》等多出经典折子戏。青年演员们用婉转的唱腔、细腻的表演,将沪剧中的市井故事和人间百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段段充满生活气息的剧情,让台下观众沉浸其中,不时爆发出热烈掌声。“我是包桥村戏曲沙龙社团的成员,今天看到专业演员的表演,既是享受更是学习机会!”观众顾建娣难掩欣喜之情。

台上演员唱念做打一丝不苟,台下观众如痴如醉,不时跟着轻声哼唱。七旬戏迷刘芳连连称赞:“专业演员的唱腔和舞台演绎让我们一饱耳福,希望这样的活动常办常新!”

沪剧作为上海戏曲艺术的代表剧种,深深扎根于这座城市的文化土壤,承载着几代人的集体记忆。如何让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是文化工作者持续探索的课题。

今年以来,马陆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与上海沪剧院合作共建,精心策划推出“远香艺学堂”“少儿沪剧班”“沪剧进乡村”等特色项目,借助沪剧院优质资源为传统戏曲传承与创新注入专业力量,推动沪语沪韵在马陆这片沃土上蓬勃发展。

“本次活动是我们第一次将‘四季村晚’的秋季村晚与‘沪剧进乡村’‘沪剧回娘家’相结合,希望让村民们过足戏瘾。”马陆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陈丽莉表示,专业院团与基层文化单位的合作,不仅让沪剧这门传统艺术回到“娘家”,在乡村沃土中汲取养分,也让村民享受到高品质的文化服务。

撰稿:杨育杰
摄像:赵晨

编辑:李蓝玉

点赞分享给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