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下午,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治愈庄园内,体型圆润的“卡皮巴拉”(水豚)慵懒地趴在干草堆;毛色各异的豚鼠格外乖巧,三三两两地围在专属饮水器旁。不远处,各类蜥蜴在展示箱内惬意休憩:翠绿色的翡翠蜥贴着岩石自由活动;性格呆萌的鬃狮蜥仰着头,红橙色的鳞片在灯光下泛着柔和光泽。不少游客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先是轻轻触摸鬃狮蜥软橡皮般的皮肤,随后又小心翼翼地将其放在衣襟上,体验与异宠近距离接触的奇妙。
“这些异宠之前都没有见过,还有工作人员陪着讲解,特别有趣。”市民汤女士语气里满是惊喜,“工作人员把小豚鼠放到我手上,它软软的、暖暖的,特别可爱,这还是我第一次这么亲近异宠。”市民辜女士则对着展区里的蜥蜴、卡皮巴拉连连感叹:“种类比我想象中多太多了,有些只在电视上见过,线下看到真的蛮惊讶的。”
AR寻宝、微雨林生态瓶DIY、沙漠生态课堂……展陈区域的活动同样丰富有趣。沙漠探奇展区则以沙地、仙人掌造景还原荒漠生态,观众可观察陆龟咀嚼沙漠植物的场景,了解其低水分摄食的生存智慧。“饲养课堂”提供营养餐制作体验,游客可亲手制作蜥蜴能量丸子、陆龟沙拉等异宠餐食。在市民张女士眼中,展览的独特之处在于“反差感”:“展馆本身是古风建筑,再和这些异宠结合,视觉上、美学上都很有碰撞感,特别新奇。”
上海松江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经理袁琦介绍,以往广富林的展示多是文物静态呈现,此次特展特意引入蜥蜴这类“动物界活化石”,就是想通过“活物+静态文物”的组合,让一票双展有更丰富的体验感。他提到,如今Z世代年轻人更偏爱新奇事物,异宠也越来越受他们青睐,“我们想结合宠物经济,一方面用异宠吸引大家来了解‘上海之根’的历史,另一方面也希望把特展和市集、文创手办等有机结合,让文旅商体展实现融合联动。”袁琦表示。
记者:杨舒涵 寿怡杰 见习记者:朱玟
编辑:周加姚
审核:周样波 李于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