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文章详情

华山援藏医疗队赴“云上国门”里孜口岸巡回医疗服务

转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2025-09-12 19:33:06

里孜口岸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为积极响应国家常态化巡回医疗政策号召,华山援藏医疗队与仲巴县中心医院门急诊骨干前往里孜口岸进行巡回医疗服务。这是里孜口岸开关两年多迎来的首支巡回医疗队,义诊活动吸引里孜镇、亚热乡及周围七个村320余名藏族同胞前来就诊。

在世界的屋脊,有一个地方被誉为“云上国门”,那就是海拔4772米的西藏里孜口岸。这里蓝天纯净,雪山巍峨,但高海拔和偏远的位置,也让当地藏族同胞常年面临着就医难、用药缺的困境。

9月6日,为积极响应国家卫健委近期发布的《关于建立常态化巡回医疗制度的通知》精神要求华山援藏医疗队与西藏仲巴县中心医院门急诊医护骨干从仲巴县出发,驱车百余里前往祖国边境“云上国门”里孜口岸进行巡回医疗服务。一抹靓丽的“华山红”出现在这片高天厚土之上 ,这是里孜口岸开关两年多来,迎来的第一支巡回医疗队 。

里孜口岸民警官兵与华山仲巴巡回医疗队组织开展义诊

“云上国门”首迎医疗队,

藏族同胞纷纷赶来问诊

里孜口岸位于西藏日喀则市仲巴县亚热乡、中国与尼泊尔边境,海拔4772米,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里孜口岸周围的居民到最近的仲巴县中心医院有百余里,没有交通工具,就医很不方便,常年面临缺医少药的难题。病情危重的患者如果需要救护车转运到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甚至要近十个小时车程。

这次义诊由里孜口岸民警官兵与华山仲巴援藏医疗队共同组织开展。来自里孜镇、亚热乡,以及擦若村、查仓村、郭如村、秀古那村、格玛村、里孜村、仁多村等七个村的三百多位村民纷纷赶来,人数远远超过预期。

巡回医疗队吸引来自里孜口岸附近320余名藏族同胞前来义诊

医疗+宣教解民忧,

“云端”会诊显担当

巡回医疗队由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杨紫潇医师和仲巴县中心医院门急诊主任旦增医师带队,义诊内容涉及内外妇儿各科。医疗队携带血压血氧检测设备及常用药物,针对高原地区常见的消化不良、关节疼痛等病症,医生们耐心解答,并送上对症的药品和健康宣教材料,对于口腔问题和饮食习惯引起的疾患,医生还给予了详细的科普和生活习惯建议。有异常体征的患者,医生们也建议到仲巴县中心医院就诊完善检查,华山援藏医疗队将会进行进一步诊疗和随访。

在前来就诊的患者中也有一些脊髓占位、脑瘫、结核性脑膜炎、先天性心脏病等复杂病例。对于这些疑难病例,医疗队在认真查体、鉴别诊断的基础上,邀请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心胸外科等科室教授远程协作,会诊讨论,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医疗方案。一位结核性脑膜炎的藏族小伙,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诊治规范化抗结核治疗后已经较前好转,但下肢无力症状未完全恢复,他在网上了解到华山医院感染科、神经内科和康复科的盛名后,特地赶来咨询转诊事宜。

军民共建暖边关,

沪藏同心谱新篇

为不辜负每一份期盼,巡回医疗队从早上九点不停地问诊、查体、赠药,直到下午近四点。在义诊过程中,仲巴县中心医院的藏族医护承担了翻译和健康宣教等大量工作,里孜口岸民警协助了组织和分诊,大家一起诠释了“军民共建,沪藏同心”的工作理念。医疗队也同时为驻守边疆的民警官兵和里孜镇干部职工进行了体检咨询,并对他们戍边卫国致以崇高的敬意。义诊结束后,巡回医疗队还将携带的药物和医疗器械全部捐献给里孜口岸医务室,留下了带不走的健康守护。

神经外科杨紫潇医师及仲巴县中心医院医护为边境藏族同胞义诊

一次义诊不是终点,更是新的起点。作为华山医院第四批援藏医疗队,自抵达仲巴县以来,他们已全面投身于当地的医疗建设中,从完善疑难、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到组织急诊留观危重病例教学查房,再到协助开通急诊绿色通道,每一步都坚实而有力。

未来,他们将继续以仲巴县中心医院为基点,逐步实现巡回医疗的常态化,将医疗服务和科普教学的的工作延伸到仲巴全域,为雪域高原的藏族同胞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健康福祉。他们是医者,也是使者,正用自己的专业和奉献,提高基层医疗的诊疗能力,为健康中国战略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贡献着光荣的华山力量。

胸外科郝振华医师及急诊科马森林医师进行危重病例教学查房

喜欢就奖励一个“”和“❤”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