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经信委 > 文章详情

手执天平“配”出中国化肥标准|勇立创新潮头·上海产业菁英

转自:上海经信委 2025-09-12 19:36:17

上海创新的脉搏从未如此强劲,整座城市正为产业深度变革构筑赛道,为梦想拔节生长厚植沃土。近年来,中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持续实施上海产业菁英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激发涌现出一批产业领军人才,特与文汇报联合推出“勇立创新潮头·上海产业菁英”人物报道专栏,记录这些推动时代浪潮的奋斗身影,生动展现上海产业创新的澎湃力量。

段路路在工作中。

在化工与农业交叉科研领域,上海化工院检测有限公司肥料产业服务部部长段路路已成为一张闪亮的名片。作为公司的技术领军人,15年间,她以科技为梭、标准为线,为我国绿色农业织就一幅幅革新图景——从实验室的精密检测到国际标准的制定博弈,从土壤修复的田间实践到绿色农业的产业创新,她用手中的天平,一克一克地找寻化学工业与绿色农业两端的“完美平衡”。

一项国家标准的10年攻坚

2019年发布的GB 38400《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是段路路团队十年磨一剑的成果。这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犹如一道安全闸门,将砷、镉、铅等16种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指标纳入监管体系,从源头阻断重金属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的风险。

制定过程中的挑战无处不在。段路路介绍,10年间,团队不仅要平衡检测方法的先进性与适用性,也就是既要兼容高端仪器的精密分析,又要考虑传统企业玻璃瓶滴定的现实条件,还要协调多部门完成实验室比对与方法验证。过程中,她的办公桌上常年堆着20余种肥料样品,仅单一重金属的检测方法优化,就需耗时数月进行数十次实验。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形成的这一标准体系覆盖氮磷钾复合肥等20余种主流肥料品种,其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守护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屏障。

对段路路而言,不只是要当好“守门人”,还要突破国际技术壁垒,成为“领跑者”。例如,在硫包衣尿素、脲醛缓释肥等新型肥料领域,段路路团队就完成了这一跨越。这一革新颇具代表性。她解释道,通过控制包衣厚度与添加剂配比,这种在普通尿素外包裹硫黄涂层的新型肥料,能实现养分释放与作物生长周期的精准匹配。“与传统速溶肥料相比,其利用率提升30%以上,不仅节省人工成本,更从根本上减少化肥流失造成的面源污染。”她解释道。

如今,这一曾长期被国外垄断技术、国内企业只能依赖进口的新型肥料,不仅实现生产工艺的自主创新,段路路还为其主导制定多项GB/T系列推荐性国家标准,使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跃居世界前列。

争夺中国肥料标准话语权

2009年的一天,在上海化工院检测有限公司实验室里,年轻的段路路正在调试检测设备,彼时她尚不知,自己即将开启一段改写中国肥料标准的征程。当国际市场以隐蔽性技术指标构筑贸易壁垒时,她带领团队在ISO年会现场,用包含着中国实验数据的PPT打破沉默——动态模拟技术测定缓释肥料释放率的方案,以更贴近农田实际的优势,让欧美专家在数据面前颔首认可。

截至目前,由中国主导起草的17项肥料国际标准中,她主持或参与的项目占比超半数,使我国在该领域国际标准制定数量上跃居全球首位。如今,中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已成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通行证,为全球肥料产业提供技术范本。

与此同时,作为从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走出的科研工作者,段路路深知人才梯队建设的重要性。她带领的15人团队中,既有专注实验室分析的技术骨干,也有擅长产业对接的复合型人才。在带教过程中,她注重因材施教,对钻研型成员,手把手传授实验设计与技术路线;对外向型成员,则带领他们参与国家质量监督抽查等实战项目,在与企业、质检机构的技术沟通中提升综合能力。

展望未来,段路路的规划紧扣产业绿色转型脉搏。她表示,将继续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聚焦肥料标准化、土壤修复、环境检测等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为农业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人物小传

段路路,上海化工院检测有限公司肥料产业服务部部长,国际标准化组织肥料与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134)工作组专家,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磷复肥分会委员。曾先后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等多项荣誉,入选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获第13届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青年奖、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2024年入选东方英才计划拔尖项目。

欢迎转发,但请注明出处“上海经信委”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