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华东师范大学 > 文章详情

华东师大欢迎你,@2025研究生新生!

转自:华东师范大学 2025-09-12 19:36:19

今天(9月12日)

华东师范大学
迎来2025级研究生新生
8200余名青年才俊
从世界各地奔赴而来
共同开启学术钻研与
科研创新的人生崭新征程

“你好,新同学!”“热烈欢迎!”

志愿者们早早等候在
校园门口、宿舍楼前和
各院系的报到台前

“逐梦苍穹,智领未来”

“数绘新程,聚力未来”

“迈向新征程,欢迎新同学”

一句句欢迎标语

让初来乍到的新生们
迅速感受到华东师大的热情 

2025年华东师范大学
优化生源结构
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积极扩大博士生、专业学位、推免招生规模
全校录取研究生8200余人
(含港澳台生、国际生)
博士生录取人数约1450人
为高层次学术人才的培养
注入了强劲动力

“国之所需 我必向之”

华东师大承担数学、生物技术、关键软件

区域国别学、国际中文教育

国家战略急需领域人才培养专项

服务海南办学等区域发展战略

临港实验室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强联合

招收研究生逾1100人

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上
推进学科交叉 培养复合型人才
学术学位中招收的
理工医、交叉学科及学科交叉研究生
占比近三分之二

“国优计划”、教育博士领衔
为强国教育建设培养
教育领军人才、卓越人民教师
招收研究生近1400人
打造“王牌之师”

特色工科 时代新锐
学校作为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
首批试点高校
上海创智学院、北京中关村学院
首批参建高校
对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
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
招收卓越工程师、遴选智能教育
等特色AI领域
优秀青年研究生100余人

今天上午
校长钱旭红院士来到学生宿舍
看望新生并殷切寄语
“同学们尽快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生活
积极投身科研工作,以教授们为榜样
不断拓展学术视野——
也可以多去其他校区
走一走、看一看!”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凝聚态物理专业新生孙金晶

来自重庆 

作为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她刚刚结束在云南武定一中的支教工作

她表示,返校后发现

校园硬件设施有不少更新

人文关怀依然贴心

对研究生生活充满期待

未来她计划踏实投入科研

争取产出成果

并逐步明确职业方向

校领导曹友谊、程静走访了文史哲楼
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数学科学学院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等地
详细了解迎新工作安排
并与新生及家长交流

在各报到点 师生志愿者
为新生办理入学手续
审核材料、讲解入学注意事项
提供各类咨询 认真细致 有条不紊

报到当天 两校区均设
学生资助事务咨询服务点
现场协助办理“绿色通道”

并提供奖、助、勤、贷、补、免及慈善助学等
“一站式”资助政策咨询与答疑
目前,已有562名研究生新生通过申请
先行注册并暂缓缴费

新生有话说!

“从‘爱在华师大’到‘AI 在华师大’,学校的AI布局令我十分振奋。”由华东师范大学选送至上海创智学院联合培养,来自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的2025级直博生程宇对未来的学术探索之路有着清晰规划。他表示,本科阶段就接触了AI安全前沿研究,博士阶段将重点聚焦兼具高可信性与持续进化能力的Agent研究,以扎实的科研实践,力争为构建安全、可控的自我进化AI系统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让AI更为广泛地造福于生产生活。

软件学院2025级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胡云舒表示,“看着学校始终为我们主动开拓多元发展平台,我也从中获得了动力,特别期待研二能够进入位于临港的滴水湖国际软件学院的新研究室,利用完备的科研设施和产业对接资源优势,开展研究工作。”

有着教育一线工作经历的教育学部2025级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郭一鹤,对教育有着更深刻的体悟。“真正扎根讲台后才发现,教育远不止‘传授知识’那么简单。”正是这份反思,让她坚定选择来到华东师大继续深造。“我希望在这里夯实专业基础、学好科学研究方法,未来带着更扎实的能力重返讲台,把温暖与知识传递给更多学生,续写属于自己的教育新篇章。”

药学院2025级生物与医药专业直博生许理明在华东师大完成本科阶段学习之后,选择继续深造。许理明表示,“在这里,我们可以全面而自由地发展,从老师、学院以及学校全方位支持我们的创新发展。未来,我将以华东师大为新起点,立足‘AI+药学’的学科交叉前沿,聚焦智能药物研发核心领域,力求以扎实的学术研究回应国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为行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从俄罗斯到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再到华东师范大学,林明溪用中文为自己打开了一扇通向未来的大门。本科毕业后,林明溪选择扎根中国——考入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攻读硕士。“我想先积累经验,未来一定要创立自己的公司,推动中俄贸易交流。”

量子科学与精密测量研究院2025级硕士研究生刘小慈,即将依托研究院提供的优质平台开启科研学习之旅。“学校为我们搭建了高水平的研究平台,让我对深入探索量子世界的奥秘充满信心与期待。”刘小慈表示,希望能尽早进入实验室,借助先进的实验设备,系统开展量子相关领域的研究。

河口海岸全国重点实验室2025级海洋科学专业硕士新生AHMED HOSSAMELDEEN SHERIF KHALAF KHALAF来自埃及,他在办理入学时激动地说:I feel very excited to start my journey at ECNU, a place full of energy and inspiration. Being part of SKLEC makes me even more motivated, as it is a great chance to learn and work on important environmental issues. I hope to grow step by step, meet new friends from around the world, and contribute in a positive way to both the university and society.

据介绍,学校暑期
全面升级两校区296间
公共教室的音频系统
师生无需额外借用话筒
进入教室即可获得优质扩声服务
新增语音实时转写等功能
让教学更高效
4间声像联动研讨教室与语音控制教室
激发课堂更多可能

AI在华东师大 

学校自主研发的
ChatECNU大模型平台
为全校师生提供各类咨询问答
支持智能体开发与API集成
目前,ChatECNU月活跃用户超5000人
月访问量达80余万次
将有效赋能新生快速适应
校园智能化应用生态
投入科研创新之中

 新学期,新精彩,新期待

@2025级研究生们
愿你们以青春为炬,点亮逐梦征程
以治学为志,锚定人生航向
在华东师大的沃土中
追求卓越,蓬勃向上
在时代舞台上
超越自我,铸就非凡
祝福你们,欢迎你们!

 | 符哲琦 戴琪 李行健 陈宇豪

张文斌 夏奕炜

数据来源 |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通联 | 各院系宣传员

审校 | 郭文君

  文、编辑 | 徐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