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0点,记者走进荡湾里蟹庄看到,养殖人员正在池塘中央投放新一批的青虾地笼,并将前一天放入的地笼打捞上岸。新鲜捕获的青虾背部色泽乌青,腹部透明清亮,个头粗壮,接近一般成年男性的中指大小,看着十分肥美。
为了让这些青虾保持鲜活,养殖人员在放置和打捞地笼时都颇有讲究。“我们在放地笼的时候,必须把笼子捋直,放置在溶氧充足的水域;收地笼则要尽量选在温度较低的时候,否则会影响青虾的存活率。捞上来后要立即用增氧机供氧,才能确保虾体新鲜。”荡湾里蟹庄生产场长赵群介绍道。
记者了解到,荡湾里蟹庄以往采用的是河蟹“六月黄”与青虾套养模式,但这种模式容易出现河蟹与青虾争氧,导致溶氧量急剧下降,从而影响产量。因此,今年该蟹庄尝试了新的两茬专塘精养模式。
据介绍,“六月黄”捕捞结束后,蟹塘水质依然清澈,溶氧量较高,水草能有效吸收水中的氮、磷等元素,维持水质稳定。加之青虾具有生长快的特性,蟹庄于7月初投放中型青虾,到8月中下旬便可上市。这一模式既缓解了青虾供应紧缺的问题,也进一步提高了养殖收益。
“我们今年是试点,在13.5亩塘里投放了80尾青虾,目前看来效果确实比之前好,口感也得到了顾客的认可。”荡湾里蟹庄负责人顾红明表示。目前,该蟹庄所产的青虾主要供应菜场和超市,预计今年亩产量可达30公斤,后续还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
记者:陈俊杰 王俊杰 见习记者:刘艺
编辑:周雨薇 桂可欣
审核:周样波 周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