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绿色青浦 > 文章详情

跨越十二年的生命连线丨乐活青浦

转自:绿色青浦 2025-09-13 18:31:55

对话乐活达人,分享青浦之“声”。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调频106.7兆赫青浦区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欢迎收听《乐活青浦》节目。我是本期节目的主持人张佳祺。9月13日是第26个“世界急救日”,主题为“急救与气候变化”。为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我们与青浦区红十字会共同推出《乐活青浦》之“世界急救日”特别节目,聆听生动故事,感受奋进之力,一同走进他们的精彩人生。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的是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青浦监狱副监区长鞠沂韬。

主持人:人民警察在人们心目中是正义、勇敢的代名词,当时是什么原因促使您决定报名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

主持人:人民警察在人们心目中是正义、勇敢的代名词,当时是什么原因促使您决定报名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

鞠沂韬:2012年,我在参加单位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时看到了中华骨髓库入库志愿者的登记表,当时的想法非常简单,作为一名人民警察,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这种社会公益的事业应该是当仁不让的,只需要你献出一份爱心便可以拯救一个生命,这也是践行我们从警誓词中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的职业是监狱人民警察,我们的职责是惩治与改造罪犯,也就是说要把这些人生走入歧途的人改造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十余年来的工作也让我体会到,能真正挽救一个人是很不容易的。如果让现在的我再做一次选择,我想答案仍然不会变。

主持人:您是在去年年底进行了捐献,从入库到捐献的时间长达十二年,在此过程中有什么故事能和我们分享?

鞠沂韬:其实,我在入库第二年就有区红十字会的老师告诉我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对成功,向我确认捐献意愿。没想到家中得知这个消息后“如临大敌”,四处打听,整个气氛让我觉得好像做错了什么事。经过多方了解后,他们消除了最初的疑虑,我也确认了捐献的意愿,但后续就没有进一步的消息了,也让我觉得有些怅然若失,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做一件事,但好像别人又不需要你了。后来我才得知其实一个完整的造血干细胞捐献需要经历入库、初配、高分辨检测并通过体检等许多环节,而这一次只是初配,可能同时会通知几个人,然后再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人继续流程。从入库到捐献,连百分之一的概率都没有,某种意义上能最后进行捐献的,都是三百多万名入库志愿者中的幸运儿。

主持人:所以说2024年的捐献,已经是您第二次配对成功了?这次接到消息,心境上有什么变化?

鞠沂韬:的确。父母已日渐年迈,而我也35岁了,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一个家庭的支柱,是否还能坚定地说出那句“我愿意”?这名寻求配对的患者是幸运的,毕竟大部分人都无法及时找到合适的捐献者;但这份幸运也是脆弱的,全国的志愿者中只有我和他配对成功,他的生命是否能够延续似乎就取决于我的一念之间,区红十字会的老师希望我征求家人意见后慎重考虑并给出答复,因为这个决定是不可逆的,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核心流程是患者的“清髓”,通过放化疗彻底摧毁免疫及造血系统,等待生命的新种子生根发芽。

主持人:那么从同意捐献到正式进行采集,中间还有什么步骤?

鞠沂韬:按照常规的流程,一般需要几个月的时间甚至更多,因为患者和捐献者都需要做一些身体上的准备以及医疗方案的调整,为了防止纰漏,捐献者还需要做一次体检和高分辨率配型等。不过这次由于这名病人的病情比较危重,中间的环节都是加急的,所以也就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就办理了入院准备并进行最后的干细胞采集。

主持人:经历了这么多,最后成功进行了捐献,我想您应该也有很多感触吧?

鞠沂韬:让我感触颇深的是,在整个捐献的过程中,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们都给与我无与伦比的关心与支持,让我得以全身心地投入,没有后顾之忧,捐献完成后也得到了充足的修养时间。就在捐献完成的那个夜晚,我突然在想,从此可以和我的两个孩子说,你们的爸爸做了一次超级英雄,用自己的热血拯救了一个人的生命,我和他素昧平生,但拯救他非我不可。多么浪漫的自我实现,我觉得在这一刻自己的人生得到了升华。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活成一束光,绽放着所有的美好。

主持人:十二年,一个美丽的轮回。在获悉自己是患者在全国范围内唯一配型成功的志愿者时,使命感油然而生,鞠沂韬毫不犹豫表示同意,在大家的见证下,完成了这场“生命的连线”,为患者点亮了希望之光。

截至目前,青浦区累计造血干细胞捐献入库志愿者5858人,实现3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是一项生命工程,捐献的是热血,传递的是“生命的种子”。区红十字会呼吁更多人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中,成为生命的接力者,为患者点亮生命的灯塔,让世界变得更加温暖与美好。

对话乐活达人,分享青浦之“声”,各位听众,我们下期再见!

记者:张佳祺(名优)

编辑:张悦灵

责任编辑:孙晨(首席)

转载请注明来自“绿色青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