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发展改革 > 文章详情

【虹桥之上】助力企业“走出去”,大虹桥正从交通枢纽进化为企业全球化服务平台

转自:上海发展改革 2025-09-13 20:39:22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通过制度创新和资源集聚,发挥“通往世界的登机口”作用,为本土企业进军海外打造了重要通道和坚实基地。已将总部迁至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的陈香贵集团能把这碗牛肉面从上海弄堂卖到德国柏林,恰与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的战略升级同频共振,大虹桥正从交通枢纽进化为企业全球化服务平台。

不做“本地化改良”,而是保持和东方出品的一致性,这股自信源于大虹桥赋予的底气。在品牌创始人看来,除了做好每一碗面的品质,企业选择扎根的土壤也至关重要。

“我们选择虹桥,在这里设立了集团的全球总部。”他说,早在2021年,陈香贵集团就前瞻性地在虹桥布局了供应链管理总部,着力打造高效稳定的供应链体系,以支撑全国门店运营和标准化扩张,“如果说当年我们看重的是虹桥作为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帮助我们布局全国,那么现在更进一步,虹桥担当着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角色,将为我们布局海外提供更大助力。”

供应链的完善为品牌快速复制奠定了基础,此后陈香贵进一步将位于虹桥的总部升级为面向全球市场的战略基地,正式启用虹桥总部作为未来全球运营中心。2024年10月30日,陈香贵集团在虹桥举行了新址乔迁仪式,并宣布总部落户商务区闵行片区。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通过制度创新和资源集聚,发挥着“通往世界的登机口”作用,为本土企业进军海外打造重要通道和坚实基地。陈香贵品牌创始人对于从虹桥“起飞”充满了信心,“我们出海的步伐是很谨慎的,可以说是一边摸索一边低调前行,但以目前的发展态势,到今年年底可争取开设十家以上海外门店,明年更有望成倍增长”。

陈香贵的出海轨迹,恰与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的战略升级同频共振。作为长三角一体化、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进博会这三大国家战略的交会地,大虹桥正从交通枢纽进化为企业全球化服务平台。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力助企业“走出去”并非个例,而是有着一系列完善的举措和平台支撑。在服务平台建设方面,虹桥海外发展服务中心发挥着关键作用。该中心集成了政务服务和专业资源,为企业“走出去”提供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包括研究发布“虹桥出海图谱”,围绕海外风险防范、国际投资并购、国际信用查询、国际法律合规、海外产业园区等环节,落地“Aura投资去哪”“小威Al+境外投资”等功能,其中大虹桥全球投资并购在线项目库累计海外募资项目、跨境投资需求1300余个。充分发挥境外投资项目许可咨询功能,窗口咨询30多件,直接服务企业出海诉求87件。今年以来,累计举办出海活动122场,吸引3500余家企业参与,开展各类参访接待与合作交流267批次,接待来访3900余人次。

此外,中心发布了《“走出去”合作伙伴服务手册》,与毕马威、弗若斯特沙利文、威科集团、高伟绅、凯誉管理咨询、安联控股等国际专业服务机构形成合作机制,集聚各级各类专业化合作伙伴,建立“高能级伙伴—核心伙伴—合作伙伴”的多层次合作体系,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项目投资、专业服务、风险防范”全生命周期出海解决方案,全力打造专业服务机构集聚区。

对陈香贵而言,这里的“一站式服务”消除了多个痛点。在商标保护方面,通过服务中心的马德里商标注册窗口,企业在欧盟27国完成商标布局,规避出海后的品牌侵权风险;在人才引进方面,依托“虹桥国际商务人才港”,企业快速招聘到熟悉德国劳动法的HR总监,并为其申请APEC商务旅行卡,简化跨国差旅流程;在风险防控方面,服务中心联合中国信保推出的“跨境餐饮保险”,覆盖海外门店因政治风险、汇率波动导致的损失,为企业“走出去”织就安全网。

这个一碗面“香飘全球”的故事,正是大虹桥助力民营企业出海的缩影。下一步,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将认真落实关于全力打造服务企业“走出去”先行区的要求,让更多企业通过“政策+服务+生态”体系,实现从“产品出口”到“品牌输出”的跨越,将虹桥打造成为支持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桥头堡。

扫描下方二维码

即可查阅更多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进展

资料来源:上海虹桥、国际商报

编辑:谢真

*转载请注明“上海发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