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徐汇通 > 文章详情

这条通道开始变窄、变硬,当心TA找上门!

转自:徐汇通 2025-09-14 12:57:20

当血管出现“衰老”症状,开始变窄、变硬,就要警惕TA找上门!TA就是“动脉硬化”。什么原因导致?该如何预防?在此,上海市第二康复医院康复治疗部金娟、心脏康复科主任杨胜勇为大家科普。

01
认识“动脉硬化”

正常的动脉血管好似橡胶管道,通畅且弹性好。动脉硬化,是指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动脉血管内壁有附着沉积,形成斑块,血管管腔变狭窄、血管壁变硬、血管弹性降低的病理过程。

动脉硬化可以在全身任何血管形成,尤其是脑、心脏、肾脏、下肢的动脉血管。

脑梗死、心肌梗死、肾硬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等,都离不开动脉硬化的“身影”。

02
知晓“幕后黑手”

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以下这些:

“三高”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肥胖

通过测量身体质量指数BMI判断。

女性腰围超过85厘米,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也需要提高警惕。

男性45岁以上、女性55岁以上,动脉硬化风险会增加。

压力

长期紧张的情绪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抽烟

抽烟会增加心血管健康风险,戒烟是改善心血管健康的基石。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每个危险因素本身的程度很轻,若多个危险因素叠加,疾病的危险程度也将大幅增加。

03
日常主动预防

采取健康生活方式

戒烟:不抽烟、拒绝电子烟、远离二手烟。

运动:选择喜欢的有氧运动,每周坚持3~5次,每次至少30分钟。

营养:饮食种类要丰富,每日适当摄入粗粮、奶制品、肉类、水果等,限制酒精摄入。

心理:合理释放压力,建立积极心态。

减重:BMI控制在20~25。

积极控制基础疾病

高血压的控制目标:血压<140/90毫米汞柱;

糖尿病的治疗目标:糖化血红蛋白<7%;

高脂血症的控制目标:总胆固醇<5毫摩尔/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毫摩尔/升。

定期评估,规范治疗

定期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遵医嘱规律用药。

编辑:陈海笑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