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小区物业治理,一头连着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一头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指数”。物业服务保持“在线”“三驾马车”协同发力、业委会为居民“代言”......在彭浦新村街道,这些群众满心期待的物业治理新范式,正在强有力的党建引领下,逐渐从“心声”变成“日常”。
居民的期待,就是努力的方向。今年,彭浦新村街道制定实施党建引领“静邻物业·品质跃升”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并启动党建引领物业治理“百日攻坚”行动,进一步深化党建引领物业治理全面提升。
试点“一站三室”赋能,推广“三驾马车”合署办公
9月1日,彭浦新村街道党建引领物业治理“一站三室”在临汾路1515弄居民区党群服务站开始试运行,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提供专业化支撑。
这里,既是业委会指导工作站,为业委会规范履职、矛盾化解提供有针对性的具体指导,也是法律法规工作室、审计审价工作室和矛盾协调工作室,推动“一会六大员”(党建指导员、程序指导员、业务指导员、经审咨询员、法律咨询员、法律咨询员)机制实体化运作,为业委会、居民等排忧解难,推动社区矛盾源头预防与化解,当好居民区和谐稳定的“定盘星”。
与此同时,逐步试点和推广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三驾马车”合署办公机制也成为党建引领物业治理的一项重要抓手。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街道不仅制定形成《党建引领“三驾马车”合署办公工作指引》,已实现33个居民区“三驾马车”联合接待全覆盖,还率先在临汾路1515弄、临汾路894弄及共康四村3个居住小区推行“三驾马车”合署办公机制,实行“一窗受理、首问负责”,让居民诉求“事事有回音”。“我们计划今年完成13个居住小区合署办公空间的打造,争取三年内覆盖30%以上居住小区,实现资源共享、效率提升和纠纷前置化解。”
不论是“一站三室”试运行,还是推广“三驾马车”合署办公,都离不开党建引领的强有力支撑和保障。为此,街道正计划通过打造物业行业区域化党建项目品牌,促进行业党建、区域党建、单位党建共建共融,形成一批关于物业治理、业委会建设的区域化党建引领性成果,推动居住小区物业治理水平在党建引领与小区治理的“双向奔赴”中持续提质增效。
居民满意的才是高质量服务
艺康苑、三泉路770弄居民区物业费平稳上调,彭五居民区物业费调价方案顺利通过,临汾路894弄、平顺路180弄、彭七等多个居住小区启动物业费调价评估......物业费调价是牵动每位居民“神经”的大事情,如何让大家心甘情愿地接受“涨价”?彭浦新村街道的回答是:把“提价先提质,优质才能优价”放在首位。
为此,街道一方面通过居民区“解民忧 提品质”大走访行动,深入排摸小区物业费标准及收缴率、公益性收入、物业达标补贴以及保安、保洁、保修、保绿履职等情况,掌握居民对于物业费调价以及物业管理现状的真实意愿。另一方面,指导具备调价条件的小区以专题会议等形式,邀请物业管理企业、居民及街道职能科室“面对面”讨论物业服务提质、物业费评估、物业保修等重点议题。此外,结合“上海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监督公示牌”制度,全面施行“6+N”信息公开机制,推动街道辖区内100%居住小区公开服务合同、收费标准、收入明细、办事制度、服务履职报告、联系方式等物业服务基本信息,让居民“看得懂、查得到、用得着”。
“街道计划将在2026年实现物业服务信息100%透明化,推动物业企业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防’,同时将信息公开纳入考核体系,确保物业服务信息公开持续长效。”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还将指导物业企业规范人员配置,做到按需配人、持证上岗,并将此作为选聘物业的硬性条件。
“能够满足居民需求的,让大家满意的才是高质量的物业管理服务。只有感受到服务质量的明显提升,居民才会为物业费调价‘掏腰包’,每一分物业费都应当转化成幸福指数的点滴提升。”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物业服务质量和管理效能的提升,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居民感受。街道正积极依托“静邻一家”居民区党群服务站点,推进物业服务创新,同时鼓励有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聚焦养老、托幼、家政、房屋经纪、快递收发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提供“物业服务+生活服务”增值服务内容,为幸福生活“加分”。
高质量的物业治理融入每一天的生活日常,也体现在消除安全隐患的主动跨前攻坚。近期,彭浦新村街道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启动居民小区非机动车库消防焕新计划。针对部分居住小区、非机动车库存在的消防喷淋缺失、水压不足等各类安全隐患,联合物业、业委会及专业第三方技术人员,实施“一小区一方案”精准改造,确保车库硬件基础设施“短板”得到根本解决,还居民安全、有序、规范的充电和停车环境。
要攻坚突破更要筑基赋能
攻坚突破物业管理痛点堵点,实现业委会党组织建设、业委会执行秘书选派、业委会规范化建设评估、业委会工作人员培训全覆盖,提升物业服务能级和覆盖面......这些持续更新中的物业治理新气象,需要勇于攻坚突破的勇气,更需要能做成事的底气。为此,彭浦新村街道将业委会筑基赋能列为重点事项大力推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街道正有序推进63个小区业委会规范化建设评估工作,其中55个小区已完成评估。街道党工委还统筹指导业委会候选人审核、选举等业委会换届工作的每一道“关口”,推动业委会架构持续优化。
同时,制定完善《彭浦新村街道业主委员会规范化建设评价标准》和《彭浦新村街道业委会规范化建设年度评估办法》,并进一步探索业委会成员激励及人才储备机制建立。立足“实用、 管用、好用”编制形成适应不同工作需求的《业委会工作用书》和日常运作工作手册,为业委会规范化建设和运作提供清晰的工作规范与评估依据。
人才储备赋能是提升业委会规范履职能力和居住小区物业治理水平的关键。从坐下来听专题讲座到走出去实地“取经”学习,从组织开展专题培训、讨论成功案例到实施“静邻物业·品质代言人”能力成长计划,街道依托城市基层党建(基层治理)学院,精心策划多样化学习培训,指导“三驾马车”成员更好地理解“做什么?怎么做?”刚刚试运行的“一站三室”也将化身“培训点”,定期举办“业委会议事厅”“主题沙龙”等活动,以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方式,指导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协同实现“1+1+1>3”,从“解决一个问题”跃进到“解决一类问题”的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百日攻坚”行动奏响彭浦新村街道“静邻物业·品质跃升”三年行动计划的序章。15项具体攻坚任务被逐一打上“√”,群众期盼化作“幸福彭浦、宜居福地”的美好实景,我们拭目以待这一刻。
(图片来源:由彭浦新村街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