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虹口 > 文章详情

全区首创!这个街道发布“外摆位”实施指引,街区烟火气更浓了

转自:上海虹口 2025-09-14 17:59:45

午后阳光正好,市民悠闲地坐在露营椅上品着咖啡,享受着慵懒的下午时光;不远处,老字号点心店将刚出炉的鲜肉月饼摆在门前,阵阵香气吸引着过往行人驻足……这得益于四川北路街道近期推出的《四川北路街道“丰字型”区域“外摆位”实施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

作为全区首个由街道层面主动制定、直接面向商户发布的“外摆位”指引,此举不仅大幅缩短了商户外摆申请时间、优化了营商环境,更为街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发布“外摆位”实施指引

提升街区烟火气

今年5月,上海市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设摊治理,提升城市“烟火气”工作方案》,提出将加强对守法合规设摊经营活动的包容和鼓励。在此基础上,9月初上海又公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外摆位设置提升街区“烟火气”的若干措施》,要求属地管理部门合理规范设置外摆位,让“烟火气”与文明风气和谐共生。

四川北路承载着虹口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商业基础。今年7月,街道启动实施了“丰字型”区域更新项目,致力将其打造成为具有文化特色鲜明、文旅商体高度融合、商业商务集聚辐射的中心城区活力空间,为区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事实上,此前“丰字型”区域的商户们有着“想摆不敢摆、想摆不会摆”的现实困扰。结合此次政策契机,四川北路街道迅速响应,召集商户们召开交流座谈会,认真倾听民声。随后,街道整合各方资源,依据上海市外摆位设置相关政策要求,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同时吸纳区绿化市容局及“丰字型”区域商业综合体物业的意见建议,制定并出台了《指引》,从外摆位设置要求、申请备案流程、日常管理要求、考核评价标准、取消退出情形等维度,为沿街店铺外摆经营提供明确指导。

简化审批提升效率
重点区域集中服务

四川北路街道城运中心市容环境条线负责人介绍,《指引》出台前,商业综合体商家需以举办活动的名义向区相关部门提出外摆位设置申请,且每满三个月还需再次更新;出台后,商家只需通过物业对接街道管理办办理备案手续,且备案在商户经营主体存续期间始终有效。目前,申请备案商家可覆盖咖啡店、面包店、餐饮店、花店等特色业态。

作为“丰字型”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街道还为今潮8弄等外摆位需求旺盛的商业综合体提供集中备案服务,通过采取“商家提供必要材料+物业打包”的形式,尽可能简化备案手续、缩减办理周期,提升包括轻餐饮在内的商家办理备案的便利度和获得感。

值得关注的是,《指引》特别引入“取消退出”机制。若商户外摆位存在未经备案侵占公共区域、超出规定经营时间、长期油烟或噪音扰民等问题,经多次责令整改仍不合格的,将被取消外摆位资格。

助力商户增收获客
街区活力显著提升

《指引》出台后,位于四川北路“丰字型”区域的盛邦国际大厦率先取得外摆经营资格。目前,大厦一楼的多家沿街商铺也陆续通过申请获得外摆许可,实现了店面经营空间的“向外延伸”。

“申请流程简单,审批也很高效。”人气点心铺广莲申负责人介绍,外摆位申请流程并不复杂,按照要求准备相关材料,资料上交后没多久就等到了申请通过的好消息。

获得外摆资格后,广莲申便将点心摊位和露营风的桌椅整齐摆放在店外。有了外摆位后,店里的人气明显更旺,客流量显著提升。“有些市民游客可能最开始只是想在外面稍作休息,但看到我们店铺就产生了购买欲望,就会进店选购喜欢的点心。”广莲申负责人表示。

“外摆开启后,大家在这里停留的时间明显延长,或多或少可以带动消费。”盛邦国际大厦物业负责人陈辰表示,等到天气凉爽后,外摆区的人气预计还会进一步提升。为保障外摆经济健康有序、保持市容环境干净整洁,物业还与外摆商铺签署协议,监督商铺按照指引要求,保证“外摆位”的安全、清洁、有序、美观,让外摆的“烟火气”与城市秩序的“规矩线”和谐共生。

记者:张城凯

图片:张城凯

编辑:张城凯
104岁黄圭彬:昔日抗日救国,今朝见证胜利日阅兵
从八字桥到三元宫,虹口藏着多少抗战热血?
地雷炸战车、肉搏斩敌寇!江湾保卫战展现中国人的骨气
“我们一起去中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