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演练
家居商场消防演练现场,本该喷射干粉的灭火器,却诡异地“哑火”,这些刚采购的灭火器,为何会变成“纸老虎”?近日,针对一起涉灭火器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经闵行区检察院提起公诉,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涉案公司及施某某等4人获判。
01
惊魂演练戳破“安全泡沫”
02
检察全链条追责
03
从个案办理到系统治理
惊魂演练戳破“安全泡沫”
牵出造假“老江湖”
时间回到2024年初一次寻常的消防演练。某家居商场物业经理张先生在组织商场消防演练时,面对眼前燃起的大火,赫然发现新购的灭火器喷出的干粉不仅无法有效灭火,反而起到助燃的效果。
灭火器外包装无异
灭火无效且助燃
“压下手柄的瞬间,我就感觉不对劲。商场新购入了800多具灭火器,却起不到灭火的作用。”回忆起那天的情景,张先生仍心有余悸。消防演练中几十具灭火器集体“罢工”,让这个从业十余年的物业经理脊背发凉。他当即带着这些“中看不中用”的灭火器,走进派出所。
警方顺藤摸瓜,将目标锁定上海某消防设备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施某某。该公司成立于2005年,专门从事灭火器的生产、销售生意。其中,被告人施某某作为公司法定代表人、股东,主要负责公司经营、灭火器销售等业务。马某甲作为公司厂长,则负责灭火器生产等业务;季某某、马某乙两人则分别保障公司后勤、协助管理生产等。
灭火有效成分含量低于国家要求
施某某等人到案后供述,他与其他三人合谋,将劣质干粉灌入罐体,“国家要求灭火器干粉里磷酸二氢铵含量75%,我们只用30%。成本降下来,利润才能‘飞起来’。”他亲口承认,工厂成立初期,由于没有混合搅拌机,购买的干粉灭火器原材料直接放入灌装机,灌装入瓶体,再进行贴标、装箱、售卖。
刑事公诉+公益诉讼
检察全链条追责
2024年12月,案件移送闵行区检察院后,一场“双向发力”的攻坚战迅速打响。检察官引导公安机关“掘地三尺”,对于涉案公司的生产、销售情况进行全面查证,依法调取生产销售台账、银行流水、行政处罚记录等客观书证。
面对涉案公司合格品与伪劣品“鱼目混珠”的伎俩,检察官在抽样检测的基础上,对同批次产品进行“体检”,全面厘清犯罪数额。经查,2021至2023年间,涉案公司累计生产销售伪劣干粉灭火器6800余具,涉案金额24万余元。
随着对案件的深入调查,检察官发现,涉案公司此前曾因生产不合格产品,多次受到行政处罚。为何多次行政处罚难以对涉案企业起到震慑作用?
“唯有严惩企业实体,才能从根本上斩断'屡罚屡犯’的恶性循环”,承办检察官认为,涉案公司内部组织架构较为松散,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活动是由公司股东共同实施,体现单位意志,受益对象也是单位。“施某某等4名公司核心管理人员共同策划实施造假,利益尽归公司。以单位犯罪认定,更有利于对违法公司进行刑事惩处,也更能体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打疼”单位,还要“追尽”主犯。一名此前漏网的生产主管,也被迅速追捕到案。
“不能只算刑事账,更要算好公益账。”在梳理刑事案件证据时,检察机关同步启动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审查,发现本案中可能存在危害公共安全、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2024年7月,刑事检察部门将涉伪劣灭火器的公益诉讼线索移送至本院公益诉讼检察室。
从个案办理到系统治理
代表履职撬动监管升级
公益诉讼检察官雷霆出击,在辖区范围内紧急“扫雷”,排查涉案公司售出的伪劣灭火器,委托专业机构对10个批次抽检,为定罪量刑和公益索赔提供铁证。
“每一分黑心钱,都系着千家万户的生命安危。”公益检察室的目光越过个案,发现涉案企业曾多次被多地监管部门通报却仍“带病经营”,此外全市同类问题频发,还需推动系统性监管。
公益检察室采取“双向联动”破局,衔接公益诉讼与人大监督,结合代表委员建议提案促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检察官开展住宅小区消防安全隐患专项监督,对接市人大代表,定期汇报进展与难点,将“监管真空”转化为分析报告;另一方面,与上海市人大代表曲峥梳理症结,将个案经验提炼为政策建议。
回头看
为完善建议,曲峥代表学习相关法规案例,与办案机关沟通,前往使用伪劣灭火器的小区和园区实地调研,于今年市两会提交《关于对企业生产销售劣质灭火器加强监管的建议》,提出公示监督抽查及处罚信息、健全协作机制等精准举措,直指监管薄弱环节。
2025年4月23日,该建议已得到相关职能部门回复。职能部门表示,对生产伪劣灭火器企业重点监督并加大处罚力度,及时公示灭火器监督抽查及处罚信息,健全打击制售伪劣灭火器的协作机制,将进一步提升对灭火器等消防产品的精准监管,并持续强化联动协作,开展专项整治。
近日,经闵行区检察院提起公诉,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被告单位某消防设备有限公司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判处罚金人民币十五万元;被告人施某某等4人因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判处二年至十个月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涉案企业及施某某等4人被要求在国家级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召回已销售的6800具不合格灭火器,承担24万元的赔偿责任及灭火器检测费用4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