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杨行大地
轨交1号线列车早已穿梭不息
江杨北路
正为功能提升改造做好准备
不远处
高铁宝山站建设如火如荼
正蓄势成为连接长三角的全新枢纽
宝山区杨行镇正以日新月异的交通变革
重塑着区域发展的新格局
点击观看视频
“高铁宝山站电力迁改工程圆满完成”“存车线工作井基坑开挖工程启动”“超级枢纽加速建设”……近期,高铁宝山站热度持续飙升,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里。
位于杨行的高铁宝山站,是一个集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轨道交通、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其站台总规模达到8台18线,也是继北京丰台站后中国第二座双层车场布置的车站。
“这是我们半年以来日夜奋战的成果,目前项目正处于围护工程的收尾阶段。”宝山站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工地现场,塔吊林立,工程车来往穿梭,站房基础工程正加速作业中,深达32.75米的基坑内,挖掘机轰鸣作响……
作为沪渝蓉高铁的始发站、沪通铁路的经停站,高铁宝山站打开了宝山在长三角、长江经济带、沿海通道上的空间布局。通车后,宝山至南通站车程将从1.5小时缩短至39分钟左右,至成都站也将从12小时缩短至6小时左右,大幅提升区域辐射力。
“宝山站投运后,远期年旅客发送量预计将达5400万人次,为方便人们更加便捷地往来于宝山站和市中心,我们也引进了19号线、市域线,并在站房里设置了交通集散中心,从而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快速便捷换乘。”区交通委工作人员表示。
高铁宝山站出站便是G1503上海绕城高速,与外环高速直线距离约4.4公里,西侧距轨交1号线富锦路站约2.4公里,北侧距3号线江杨北路站约700米。除此以外,高铁站内还预留了市域铁路宝嘉线未来接入条件,形成集国铁沪渝蓉场、沪通场、地铁19号线、预留捷运线于一体的“四场合一”无缝换乘布局。
待建成之时,不仅是杨行,宝山乃至上海各区的居民都将得到更快速、便捷的出行体验,也意味着上海北部大型高铁枢纽站的空白将被补足。
如果说高铁宝山站是杨行镇对外联系的“门户”,那么纵横交错的轨道交通和快速路网就是连接这一“门户”与城市各处的“骨骼网络”。
早上7点,1号线富锦路站人流络绎不绝,家住美兰湖的张阿姨和许多市民一样,正准备搭乘这条熟悉的线路前往市区。“从富锦路终点站乘地铁不到半小时就能到闸北公园,感觉非常方便”,她感叹道。1号线作为杨行镇连接市区的交通大动脉,已成为周边居民出行的首选。
规划建造中的19号线更是被居民们寄予厚望。“听说19号线是‘换乘王’,以后地铁出行又多了一个选项”,经常地铁出行的周先生满怀期待。这条线路未来将串联闵行、徐汇、浦东、虹口、宝山五大区域,成为高铁宝山站与市中心连接的重要通道,使杨行居民到市区范围的时间大幅缩短。
除此以外,位于杨行镇的江杨北路(S20-G1503)段也将发生巨大变革。江杨北路紧邻大吴淞地区核心区边界,是大吴淞规划范围内重要的南北向骨干道路,功能提升已刻不容缓。
“为有效疏解宝山站客流,我们将在江杨北路段进行功能提升,对一些节点做改造,同时也能有效缓解周边居民的便利出行。”区交通委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市级部门正加速推动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尽早动工。
江杨北路功能提升将通过节点连续流改造,与S20外环形成快速衔接,增加区域南北向通道总体容量,分担蕰川路地面道路交通压力。远期可向南延伸衔接长江西路快速路,进一步完善市域北部骨干路网体系。
当高铁站勾勒出杨行的宏大蓝图,当快速路网编织起城市的骨架,那些隐藏在街巷深处的“最后一公里”,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杨行镇的交通建设,不仅着眼于四通八达的“大交通”,更用心于打造城区内部的“微循环”。
多年前,杨泰路北延伸段一直是让周边居民头疼的断头路。因各种原因,长期处于搁置状态,给周边居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如今,杨泰路全线打通,成为贯通杨行镇和月浦镇的中轴线,极大方便了周边居民出行。“杨泰路打通后,我们到桂泰路就非常方便了,周边有很多新的小区,业主回家也都变得非常方便。”家住宝钰澜庭的谭女士欣喜地表示。行走在贯通的道路上,路面平整光洁,标线清晰规范,路口交通信号灯有序运作,昔日的“梗阻”变为通途,车流顺畅,行人惬意。
诸如此类的案例还有很多,位于杨行镇的松傲路、依安路、镇泰路等多条“断头路”都将陆续打通并投入使用,切实解决周边居民关注的出行难题。
“我们要让每一条打通的‘断头路’,都成为连接百姓的连心路,让大家实实在在感受到杨行交通的便利。”杨行镇相关负责人说道。
“作为宝山杨行居民,我满心期许杨行交通越来越便利!”“晚上还看到很多工人在加班工作,高铁工程的建成是融入了多少人的汗水,为勤劳的中国人民点赞!”市民们纷纷在为杨行交通建设加油鼓劲。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一站三线五横五纵”的立体交通网,正擎动着上海北部发展的新引擎,为区域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记者:吕恒 朱一
编辑:张思源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