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新天地的美食地图,这里有众多必打卡美食推荐,集聚全国各地、世界多元口味。今天就推荐给大家近地铁、性价比高、颜值在线的漂亮早饭!每家距离地铁站步行时间都不超过10分钟,快来pick你的早餐精选!
如果说这么多早餐店已经让你眼花缭乱,请接着往下看!小编从便利指数、平价指数、美味指数、环境指数等方面给大家推荐了几家不同类型的早餐!
如果你从一大会址·黄陂南路出站,来FASCINO BAKERY记得从2号口出站。这家店虽年轻,却延续了海派烘焙的精致传统。创始人深耕烘焙行业二十余年,将欧式面包工艺与上海人的口味巧妙融合。
打卡热巴宝宝同款,品类丰富,是可以吃到一款“人生面包”的面包店,有很多人专门转机到这里只为买一份面包。
作为早餐的选项之一,一杯浓郁的咖啡,搭配一份贝果或者奶油餐包,简直是早九打工人的一天好心情,推荐京都三色贝果,玫瑰,原味,抹茶,而且中间是树莓奶酪那种酸酸甜甜的口感,还有热巴同款的肉桂多拿滋,没有很重的肉桂味,外面裹了一层白砂糖,口感很有韧劲。
ShakeShack源自纽约,却在上海新天地找到了它的第二故乡。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精品汉堡品牌之一,它不仅是“上海Top1汉堡”的保持者,更成为中西早餐文化交融的一个缩影。在这里,你能尝到地道的美式风味,也能感受到上海国际化背景下的早餐革命。一份“招牌牛肉堡”搭配一份美味芝士薯条,再来一杯限定奶昔,可以是早饭也可以是午饭,可以堂食也能打包,就是价格微高,后续淮海中路街道将联手荟点,推出超值套餐,帮大家把价格打下来!
“上海仅此一家”,不是夸张,是实力。
这家开了十几年的老店,最初只是弄堂口的一个小摊。老板从父亲手里接过手艺,每天凌晨三点开始清洗大肠,用传统方法去除腥味,再以慢火炖煮,保证每一口都酥软入味。
很多老上海人从“穿校服”吃到“穿西装”,从自行车吃到开车来。它不只是早餐,更是一代人的味觉乡愁。大肠都是经过特殊的处理,口感酥软却不失嚼劲,而且分量十足。店里除了主打大肠面,也有其他口味的落锅面,味道都很不错,虽然是路边小馆子,但是食客如云,去得晚了很难等位。
“上海米其林锅贴”不是偶然。宏玉方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就扎根老西门,最早是夫妻俩推车叫卖。因为皮薄、馅足、汁多,渐渐做出了名气。2018年入选米其林推荐后,更是声名远扬。但老板常说:“咱做的是街坊生意,吃的是一份诚意。”
每天清晨六点半开门,锅贴现包现煎,砂锅馄饨汤底每日现熬。这份坚持,才是真正的“米其林精神”。这里锅贴肉馅鲜美,皮厚扎实,汁水丰富,一口下去满满幸福感,而且一两锅贴13元,或者再来一份“砂锅小馄饨”更是绝配,Q弹皮子裹着饱满肉馅,汤底撒满蛋丝紫菜,吃过的人都说好!这家店在老西门地铁站3号口附近,每天早晨6点半就开始营业,不怕来不及吃早饭~
这是一家没有招牌的招牌店。藏在弄堂深处,一开就是三十年。最初是给周围工厂的工人提供早餐,后来工厂搬走了,吃客却留下来了。老板娘马阿姨说:“咱这汤头,还是三十年前的方子。”
油豆腐吸饱了骨头汤,粢饭团裹着老油条,一口汤一口饭,是很多上海人童年最温暖的记忆。
5点开门,1点收摊,仿佛定格了旧上海的晨光。点1两粢饭配着油豆腐细粉汤吃,让一顿早餐带食客找到记忆中的味觉。虽然店面不大,但是油条、烧饼锅贴应有尽有,经济实惠,20元就能吃到撑!
早餐,是一座城市的晨间日记。
在新天地,你既能品尝到国际化的早午餐,也能走进弄堂深处,吃一碗几十年不变的老味道。
每一家店,都不只是卖食物,更是在讲述时间的故事。
淮海中路街道也将继续携手“荟点”,推出更多有故事、有温度的优惠套餐,让每一份早餐,都吃出上海的厚度与温度。
记者 / 范煜昊
编辑 / 李伽钵
资料 / 淮海中路街道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1. 新天地东台里将于九月底开始试营业!
2. 在北京东路邂逅外滩的“第二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