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与阅读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2025年上海市机关青年阅读马拉松超级赛中,市监狱管理局团委精心组织12支青年理论学习小组、60名青年全力参赛。在这场持续100天的思想长跑中,广大青年用80余小时的人均阅读时长和60余次读书分享会,为大赛增添了一抹靓丽而独特的“藏青蓝”。

这不仅是一场阅读的竞赛,更是一次信念的锤炼。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他们的“阅马”世界,感受那份澎湃的青春力量。



徐国臣(市级机关阅读马拉松大赛领学人)

作为监狱总医院团委书记、组织宣传科副科长,积极担任此次赛事领学人,凭借出色的组织能力,协助筹办了跨系统的联合阅读分享会。作为跨界交流的“金牌主持”,在中共四大纪念馆的示范分享会上主持圆桌讨论,让思想在跨界碰撞中迸发出新的火花。
| 潘行健 牢记“烛火”的前进指引 |
作为军天湖监狱团委书记、组织宣传科副科长,他积极将阅读视为一场精神的淬炼,把“坚持”二字贯穿始终,传承红烛精神,致力于将赛场收获转化为服务青年民警的实际能力,让学习成为青年民警成长的“加速器”。 |
张家瑞 掌握阅读的“思想引擎” |
|
作为新收犯监狱团委副书记,坚定“理论学习和业务实践相结合”是青年阅读不可或缺的“思想引擎”,今年还在长三角阅读马拉松活动中荣获优秀征文荣誉,将书本中的方法论与监狱基本业务相结合,用理论武装筑牢安全稳定的基石。 |
| 冯文来 从“阅读”到“悦纳” |
“阅马赛对我而言是一次深刻的淬炼。”作为宝山监狱的团委委员,将高强度阅读带来的系统思维和人文关怀深度融入罪犯教育改造中,更注重以理服人、以文化人,有效提升了教育谈话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
周津宇 用心灵碰撞出思想火花 |
|
这位来自吴家洼监狱的青年民警,“为了上海远离上海,为了育人愧对亲人”,将阅读中获得的前沿知识与心理学专业背景深度融合。在阅读中学习新知识,在罪犯出监教育课程中灵活运用AI主题,用书籍的智慧,照亮了罪犯回归社会的“最后一公里”。 |
李志豪 作一名高墙内的“白衣书痴” | |
作为监狱总医院一监区青年民警,在抓好监管改造工作之余,始终坚持理论学习的热情。他在阅马赛中展现出惊人的毅力与专注,将医学人文与法治精神融会贯通,在青年民警中树立了“业务与思想双精进”的榜样。 |
“共青奋行”的领读人
姜帆

作为五角场监狱团委书记、组织宣传科副科长,他不仅自己养成每日阅读的习惯,更将团队的阅读热情从赛场延续到日常。他组织青年围绕《奇点更近》探讨AI与监狱工作创新,让理论学习真正服务于监狱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修心育人的“匠心者”
李婉仪
作为未成年犯管教所五监区团支部书记,积极成立“青陆”突击队,将书中的智慧赋能于矛盾化解,守护着监区的和谐稳定。“在俗世洪流中,找一处让心灵休憩的净土。”她将阅读中培养的耐心与细致,转化为教育矫治工作中的同理心和专注力。

连续作战的“阅马老兵”
陈峣

这位来自监狱总医院一监区的青年民警,连续两年参赛、两获殊荣,用行动诠释了何为“终身学习”。作为一线民警,在繁忙的医护工作间隙,坚持打卡学习,将理论学习作为提升专业素养、坚定从警初心的必修课。
近年来,在上海监狱团委“星烛青锋”品牌引领下,各监所积极打造出特色鲜明的学习阵地,新收犯监狱组织开展每月一次的“阅读悦享”读书分享会,总医院开创“观展+阅读”沉浸式学习模式,五角场监狱构建“1+10”辐射型学习网络,“共青奋进”“青锋行”“烛耀青春”等一大批特色阅读品牌,持续做实“星烛青锋”青年理论学习品牌建设,提供更多喜闻乐见的理论传播平台,推出更多说理透彻、文风鲜活的理论课堂,积极满足不同青年民警的学习需求,让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和理论传播路径更加丰富。






















上海监狱青年的学习征程永不收官。他们将继续以书香砺炼初心,用思想武装行动,在守护城市平安的征程上,跑出新时代监狱人民警察的青春加速度!
为您推荐(点击阅读)
1、银发映烽火,初心谱华章——上海市监狱管理局银龄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礼赞抗战精神
2、高墙内的法治守护者——北新泾监狱四监区刑罚执行工作纪实
3、弘扬劳模精神 激扬“青篮”力量
编辑:许立春
供稿:局团委 新收犯监狱
长
按
关
注
了解更多上海监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