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
作者 | 向晓薇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民事检察部副主任、三级高级检察官龙潭,从检18年来,先后在公诉、未成年人检察、民事行政检察等部门工作,每一次“跨界转岗”都成为她提升融合履职能力的宝贵历练。今天的《奋勇争先实干家》,我们走进这位“全能选手”。
说起检察官,大多数人的印象可能是在公诉席上义正辞严指控犯罪、自带正义锋芒的形象。龙潭的梦想就是从公诉人开始的。“当时还是以打击犯罪作为追求公平正义的目标,我的气质是比较凌厉。每天大量的案件进来,非常地忙碌。”

龙潭一直记着一个叫朵朵的女孩。2014年,一出生就被诊断患有新生儿窒息的朵朵,被单身母亲高某遗弃在儿童医院。生父下落不明,母亲从未探望过一次,也不曾支付医疗和抚养费用。作为承办检察官,龙潭一边收集证据,一边劝说高某承担抚养责任,但对方一直拒绝。最终,高某因涉嫌遗弃罪被提起公诉,后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但龙潭知道,案件的办结并不意味着朵朵的生活走上了正轨。“对她的母亲进行惩罚,对于这个孩子本身没有什么太大的帮助。我们能不能督促行政机关去向法院申请撤销她妈妈的监护权,然后指令福利院去承担她的监护责任?”
龙潭及时启动了民事检察监督,最终,儿童福利院成了朵朵的监护人,她也有了被人领养的资格。这成为上海市第一例督促行政机关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的案件。
而后,龙潭开始深耕民事检察领域。她解释说,民事检察中的监督工作,主要包括对法院审判活动和执行活动的监督。2023年,她参与全市“涉车牌”诈骗系列虚假诉讼专案办理,推动错误生效裁判得到纠正:“这一批犯罪分子,弄到一些僵尸车的信息,伪造买卖的合同,去法院打假官司。原被告都是他们自己,拿到了车牌额度去拍卖获利。最后我们和法院同向发力,促成了这一批专案。”
龙潭曾经的同事、静安区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部副主任陈泽赟还记得,那时候部门人少案子多、专案任务非常紧急。“我们几乎每天加班,整个团队非常能啃硬骨头,也是全市首先完成这些车牌专案的。”
2023年1月, 当时还在静安区检察院工作的龙潭决定以支持起诉的方式,帮助一位长期遭受家暴、导致重度抑郁的女士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因为她会随时陷入遭遇家暴的危险,我们引导她去把这些证据找出来,报警的记录、就医的记录等等,还有她女儿的一些证言,把这些东西固定下来。”
最终,法院当庭裁定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这是静安区检察院首次支持当事人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拓展了支持起诉制度的实践领域。静安区检察院公益检察室主任徐衍说起龙潭,很是佩服:“她有比较强的前瞻性。这两个案件,都是发生在相关的法律制度还没有很健全的时候,她就推动了这些创新工作走在了全市的前列,甚至是全国的前列。”
从进入检察机关的那刻起,龙潭的脚步从未有过停留,办案、传帮带、做课题、发论文……她把自己称作是“斜杠中年”,包括:检察业务专家、上海检察机关兼职教师、还有全国民事检察人才库成员等等。
龙潭一直说,“能把专业变成自己的事业是一种幸福”,民事检察工作,同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