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宁路街道城运中心联合恒德里居委会的垃圾分类志愿者与“沪尚回收”团队,举办了一场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多格合一”齐发力,社区治理“一盘棋”
本次活动是江宁路街道深化“多格合一”社区治理模式的又一精准实践。“管理网格”“服务网格”与“资源网格”在此高效融合,形成了垃圾分类的强大合力。
管理网格先行:街道管理网格员提前通过楼组群、社区公告栏等进行活动预热,精准推送活动信息,确保家喻户晓。
服务网格落地:身穿绿色马甲的垃圾分类志愿者和蓝色工服的“沪尚回收”专业团队,构成了现场最坚实的服务力量,为居民提供面对面咨询与回收服务。
资源网格增效:通过网格化平台,活动有效链接了社区、专业回收企业与社会组织资源,让可回收物从“家庭冗余物”到“再生资源”的流转路径畅通无阻,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回收服务到家门”。
现场直击:有“知”有味,有“换”有乐
活动现场分区明确,人气爆棚,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学习的热情与参与的乐趣。
趣味互动区:“垃”家常里学问大
“我来转一转,我很会垃圾分类的。”一位刚买完菜回来的奶奶停下了脚步说道。“请问一次性餐盒是什么垃圾?”“好像是干垃圾,是不是啊?”“没错,它虽然是塑料,但受污染后回收价值低,建议投入干垃圾。”
来参加活动的居民们纷纷围了上来,你一言我一句参加小游戏,志愿者们耐心解答着各种分类问题,用上海话和普通话进行“双语”讲解,让复杂的分类规则变得通俗易懂。

现场回收区:“沪尚回收”专业又高效
在“沪尚回收”摊位前,居民们有序排队。工作人员熟练地为居民拿来的旧衣物、废纸板、塑料瓶等进行分类、称重、登记,“李阿姨,您这些旧报纸一共是六块五。”
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即时回馈,让居民们直呼:“既清理了屋舍,又收获了实惠,灵额灵额!”
居民心声:从“嫌麻烦”到“成习惯”
“以前总觉得垃圾分类有点麻烦,分得没那么细。今天听了志愿者的讲解,才知道一个小小的电池能污染多大一片土地。以后我一定严格按照标准来!”刚参加完游戏的张阿姨感慨道。
居民王先生则表示:“平时工作忙,旧衣物和电子废弃物都不知道往哪送。今天‘沪尚回收’直接进社区,太方便了!希望这样的活动能经常办。”

此次活动如同一颗火种,点燃了社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持续热情。当行政力量、社会服务和居民自治在“多格合一”的框架下同频共振时,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就能真正落地生根。
未来,江宁路街道将继续以“多格合一”为抓手,把这样的精准化、贴心化服务推广到更多小区,让“绿色、低碳、环保”成为每一位江宁人的生活习惯,共同描绘出“人文江宁,和美家园”的亮丽底色。
记者:陈洁
编辑:陈攻
资料:江宁路街道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