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监狱 > 文章详情

【法治最墙音】一个二维码,如何成为浪子回头的“法治导航”?

转自:上海监狱 2025-10-21 08:31:51

Innovative Legal Cases 2025

在市监狱管理局今年第五次法治监狱建设推进会上,一份沉甸甸的“法治创新答卷”正式揭晓:全局系统《法治监狱建设理论研讨和创新案例评审结果》新鲜出炉!在《法治最墙音》 中,小轩分享部分法治案例,展现法治监狱建设中的举措成效经验,并以这些法治场景和鲜活故事为视角,共同注目上海法治监狱建设承上启下第二年里的进程和思考。

周浦监狱

刑满释放,意味着重获自由,也往往意味着未知的迷茫。如何打通监狱法治教育的“最后一公里”,为这群特殊公民铺就一条坚实的回归之路?周浦监狱用小小“浦法码”,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法治最墙音》继续讲述创新案例,看这个“码”如何承载法治力量,点亮新生之路。

1

当回归社会遭遇“法治盲区”

问题导向…

对于许多刑释人员而言,回归后的世界既熟悉又陌生。往往在面对现实难题时,容易再次迷失。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监狱意识到,除了高墙里的法治教育和普法宣传,更需一份能带出监狱、伴随他们融入社会的“法治行囊”

顺应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战略,“浦法码”应运而生。它巧妙融合地域(浦)、核心(法) 与载体(码) 等元素,打造了一个掌上的“法治导航”,让法律触手可及。

2

“五码合一”的掌上法律宝典

法治解题…

“浦法码”不是复杂的App,而是一本精心編纂的《法律支持手册》。它的核心是五个至关重要的二维码,将国家级与地方权威法律资源“一网打尽”。

它涵盖提供24小时在线智能法律咨询的中国法律服务网、直通本地法律援助与服务的上海法网、提供线上矛盾纠纷化解通道的“解纷一件事”平台以及市司法局官方公众号、市监狱管理局官方公众号

手册集咨询、查询、解纷等功能于一体,成为刑释人员、罪犯家属乃至社会公众手中,的“掌上法律宝典”。

3

多维场景下的精准投送

立体推广…

为了让“浦法码”真正“活起来”,监狱构建了一张推广网络。

出监教育“必修课”是关键一环。罪犯出监前,专门课程系统讲解“浦法码”使用。刑释当日,这份手册将作为特殊的“新生礼包”,提醒他们“遇事找法”,这是回归社会最重要的“通行证”

会见窗口的“零距离”普法是温情纽带。会见室里,民警和监狱公职律师主动向家属介绍“浦法码”。这不仅为家属自身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答疑解惑,更引导他们助力监狱法治教育,共同激励罪犯踏实改造。

普法活动的“形象名片”是社会延伸。在“宪法宣传周”“监狱开放日”中,“浦法码”也走向社会,向公众展示新时代法治监狱阳光执法、服务社会的形象,成为监狱民警践行“我执法我普法”的利器

4

数据背后的“码”上力量

数治赋能…

以今年3月推广到6月短短三个多月时间统计数据,“浦法码”已展现出实实在在的效果:手册向刑释人员发放率100%,抽样回访显示,65% 受访者使用过,主要用于解决劳动纠纷、社保政策、户籍恢复等切身问题。近 40% 的受访者认为,平台的智能咨询意见为他们解决了实际困难。

同样“浦法码”在纾解家属焦虑上也有成效。会见室里,手册月均发放量稳定,家属主动取阅意愿高,通过扫码查询服刑亲人狱内改造情况,有效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咨询压力和焦虑情绪。

对监狱而言,“浦法码”整合资源,从海量基础咨询中“松绑”警力,投入其他警务工作,实现监狱普法宣传的标准高效

从一码、一册到一个品牌,“浦法码”突破了高墙的物理界限,将法治服务延伸至刑释人员最需要帮助的社会初归期,用数字化方式,将“遇事找法”的种子,提前植根他们心中,并伴随他们走向新生。一个二维码,承载的是法治的力量,点亮的是回归的希望。

为您推荐(点击阅读

1、【法治最墙音】浓缩了多个现场会干货!这场专题推进会凝聚法治监狱建设新发力点

2、高墙内的法治守护者——北新泾监狱四监区刑罚执行工作纪实

3、【法治最墙音】琢玉绣书修心性,守法循规塑新生

编辑:汤颖杰

供稿:政策法制处,周浦监狱左亮、 袁广志、陈羽婷

了解更多上海监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