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心衡复风貌区内,华山路1731号百年洋房静静矗立,它不仅承载着上海厚重的历史人文底蕴,更成为城市更新进程中“包容与创新”理念的鲜活注脚。如今,童装头部品牌巴拉巴拉在此限时启动“羽绒玩具屋”项目,为上海推动商业与文化共生、落地“儿童友好”城市理念,增添了又一实践范例。

“羽绒玩具屋”项目位于华山路1731号百年洋房
巴拉巴拉“羽绒玩具屋”以“空间创造力”与“内容亲和力”为双支撑,将百年建筑改造为“从儿童视角出发、服务亲子关系”的温馨场所,让“儿童友好”从抽象理念转化为可体验、可共享的实景。同时,项目凭借商业品牌与历史空间的创新融合,吸引大量亲子家庭及年轻群体到访,有效带动周边消费、提升街区活力,实现文化价值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从理念构思到落地运营,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轻量化运营”方案,为同类城市空间活化提供参考。


可爱的造型吸引了不少亲子家庭前来
选择华山路老洋房作为载体,源于巴拉巴拉对上海城市肌理与海纳百川文化特质的深刻理解。这些历经时光沉淀的老洋房,是上海历史风貌的重要组成,更是城市精神文明的具象体现,承载着海派文化开放、精致、兼容并蓄的内核。而上海始终以包容姿态为文化创意提供土壤,品牌在尊重建筑历史脉络的前提下,通过创意设计与内容运营,注入契合当代亲子家庭需求的新活力。
项目以“亲子共同成长”为核心理念,打造集展览、手工、体验于一体的开放式空间。当下,电子产品充斥儿童生活,能让全家沉浸的高质量线下陪伴空间愈发珍贵。巴拉巴拉“羽绒玩具屋”恰好填补这一需求,通过亲子共创、互动体验等环节,让家庭成员在协作与游戏中加深情感联结,这一过程也是上海拓展儿童活动空间、提升市民幸福感的生动体现。
项目落地过程中严守三大原则保护建筑风貌:一是可识别性原则,二是可逆性原则,三是最小干预性原则。这种方式既守护了建筑底蕴,又营造出安全有趣的互动环境,让老建筑因孩童笑声焕发生机。
记者:曹香玉
视频:李冠宇、阿达来提
编辑:陈海笑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