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沪滇协作“绣娘大联盟”项目,充分发挥女性手工技艺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优势,推动红河县刺绣产业实现新发展。近日,红河县妇联与上海拾悦公益服务中心联合举办了沪滇同心·2025年红河嫂绣娘工坊培训班。来自全县各乡镇、具备一定手工刺绣与少数民族服饰制作基础的45名能手参加了此次为期7天的技能提升培训。

此次培训聚焦民族刺绣技艺与传统服装缝纫技术的提升,课程设置紧密结合文旅市场需求,涵盖传统服饰的传承与创新设计、服装裁剪、色彩搭配原理与应用、现代缝纫设备操作等内容。培训采取“理论授课+现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讲师团队不仅系统讲授专业知识,还现场演示新式针法,指导学员动手实践。学员们边学边练,积极与老师互动交流,学习氛围浓厚融洽。
“过去我们制作民族服装,大多沿袭老一辈的刺绣样式和裁剪方法。这次培训让我接触到不同的刺绣技法和剪裁思路,掌握了不少新技术。今后我们要多尝试创新,提升产品吸引力,进一步拓宽民族服装的销路。”学员李绣梅在培训中分享道。

学员李梅珍也表示:“这次培训不仅提升了我们的技艺,也更新了我们的观念。要做好本民族服饰与刺绣文化的传承,就必须关注市场需求,设计出既保留传统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的产品,让红河的民族服饰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据悉,此次培训建立了“订单式培训+结业即就业”的闭环机制,学员完成培训后,可优先加入“沪滇协作红河嫂绣娘工坊”,其所制作的民族服饰产品将通过“订单定制+线上展销+线下体验”的多元模式走出大山、销往全国,有效实现“培训”与“就业”“产品”与“市场”的无缝对接。

上海拾悦公益服务中心吴红艳表示:“在沪滇协作的坚实基础上,我们将与红河县妇联共同运营好绣娘工坊,持续开展刺绣技艺提升与创新设计培训,积极为红河绣娘对接外部市场、链接文创资源,并提供产品展示与销售支持,帮助她们实现居家灵活就业或自主创业,助力‘指尖艺术’真正转化为‘指尖经济’。”

此次培训不仅提升了学员的民族服装制作与刺绣技能,也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妇女创业就业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进一步助力红河县妇女用巧手织就美好生活,在乡村振兴中贡献“她”力量。
来源:沪滇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