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黄浦 > 文章详情

手搓天气预报瓶、迷你雨林,社区科普活动“玩”出新花样

转自:上海黄浦 2025-10-22 00:18:46

天气预报在玻璃瓶里“上演”,办公桌一角“长”出迷你雨林,中药香囊带着故事与芬芳走进生活……这些有趣场景,并非来自科幻电影,而是“玩转科普潮”系列活动中,居民和白领们的亲身体验。近日,南京东路街道通过一系列社区科普活动,让科学知识褪去“高冷”外衣,变得可触摸、可感知,受到居民和白领们的欢迎。

中医药主题活动巧借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申公豹为百姓代购药材的情节,设计了一份特别的“神仙代购”香囊配方。居民们围坐在一起,听着故事,手中捻起艾叶、薄荷、迷迭香等药材,仔细辨识它们的气味与功效,再一针一线地缝制成囊。伴随着老师的示范和讲解,活动现场变成大型“真香”现场,原本略显深奥的中医药知识,悄然走进了居民们的心里。

在上海明天广场JW万豪酒店的一堂微景观生态课上,忙碌的白领们暂时放下手头工作,指尖轻触湿润的苔藓和营养土,小心翼翼地将网纹草、袖珍椰子等迷你植物,错落有致地植入玻璃缸中,构建起属于自己的“桌面雨林”。“每天对着电脑,能在自己打造的这片小绿洲里放松片刻,感觉特别治愈。”一位白领参与者表示,这个小生态瓶不仅美化了办公环境,更让他直观地理解了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最让社区青少年感到兴奋的,莫过于亲手制作天气预报瓶。当老师讲解到瓶中液体如何随着温度、气压变化而析出不同形态的晶体,从而预示天气时,现场一片恍然大悟。参与者们亲手将几种溶液混合、封装,然后目不转睛地看着手中的玻璃瓶,期待着它能“预报”出第一场“雪”。孩子们捧着自己的作品,爱不释手:“这比直接看天气预报软件有意思多了,感觉自己像个古代的观星者,充满了探索的乐趣。”

据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开展社区科普的初衷在于让科学“脱下白大褂,换上休闲装”,真正融入居民的日常。通过手作体验、社交分享这种“软植入”的方式,知识变得不再枯燥,学习也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享受。

记者 / 宋梅

编辑 / 李伽钵

图片 / 南京东路街道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黄浦力推“B+R”民心工程+共享单车精准投放!

2. 被称“上海蛋饼天花板”!毗邻黄河路却曾默默无闻,现已成体验沪上烟火气新地标,到底该如何守护?

JOIN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