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一天,康先生在休息时,突然感到胸骨后阵阵钝痛,喉咙像被紧紧扼住,疼痛还向背部放射,伴随头晕、大汗淋漓。这些症状持续不退,即便自行服药也毫无缓解。胸痛症状持续20个小时后,他来到奉贤区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曹华副主任门诊,被迅速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并立即收治入院。原以为只是小毛病,却没想到此时他的生命已拉响警报……
忽视健康警示的后果
3个月前就已亮起红灯
其实早在三个月前,康先生在区中心医院体检中心时就已发现冠脉钙化,体检中心立即通过心体通(体检中心延伸服务:体检发现心脏方面疾病,迅速转至心脏专科分析并诊治的机制)通知康先生到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并行冠脉CTA:提示冠脉三支严重病变,已经亮起红灯,心脏处于供血不足的状态。医生建议立即住院,但康先生自感症状轻微不严重,拒绝住院,选择自行离院仅进行药物治疗。




生命危机
急性心梗并发左心衰
入院后,考虑到急性心梗病情危重,胸痛中心立刻启动胸痛流程,准备行急诊手术。但康先生胸闷气促,症状逐渐加重,出现端坐呼吸和大汗淋漓的表现。值班医生诊断其为急性左心衰,立即给予吗啡、地塞米松、速尿和无创呼吸机等一系列治疗。医生综合考虑后表示,康先生已失去急诊手术的最佳时机,症状好转,先行收入CCU抢救治疗。
病情稍有好转,康先生就认为危险已经过去,甚至要求转出CCU病房。然而真正的危险正在悄然逼近……
深夜险情
室速室颤与两次电除颤
9月10日凌晨3时19分,CCU监护仪骤然发出警报——康先生突发室速、室颤,心跳骤停并伴随意识丧失。医护人员立即实施电除颤,电流一次次冲击心脏,一次、两次……经过两次全力抢救,康先生终于转危为安。“那之后一度不敢入睡,总担心睡过去就再也醒不来。”这次与死亡擦肩而过的经历,让他真切体会到心梗的凶险。在医护人员细致的病情解释与心理疏导下,康先生紧绷的情绪才逐渐平复。


真相大白
冠脉造影结果令人震惊
死里逃生后的康先生终于接受了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令人震惊:实际冠脉病变程度比CTA显示的还要严重。前降支近段95%狭窄,而回旋近段和右冠中段更是完全闭塞,如同两颗沉默的炸弹。
面对远超预期的结果,冠脉介入专家小组结合病情及心电图,审慎评估,由马江伟主任主导,为患者在前降支及左回旋支精准植入两枚支架。术后造影显示,血流恢复至理想的TIMI 3级,血运重建成功。



危机潜伏
术后仍有恶性心律失常发作
术后,康先生的心衰症状已得到控制,未再发作,但心电监护仍频繁捕捉到室性心动过速——这是心脏骤停的明确前兆。尽管持续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情况仍未改善。
此时,植入ICD(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成为预防猝死的关键选择,却面临两难境地:一方面,患者因支架植入需长期服用抗血栓药物,此时进行ICD植入手术,将显著增加伤口出血、血肿感染甚至心内膜炎的风险;另一方面,若不植入ICD,患者将持续暴露在随时可能猝死的高风险中。
面对这一临床困境,心内科团队经过全面评估,最终决定迎难而上。在马江伟主任的亲自操作下,手术团队在术中实施精细的止血处理,成功完成ICD植入。术后一周,康先生恢复平稳,未再出现心衰症状,日常活动无不适,真正转危为安,顺利出院。


1



健康提示:
1
心脏报警信号不可忽视
康先生早在3个月前就通过检查发现了严重的冠脉狭窄,但却选择了忽视。心脏病的发生往往不是突然的,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当身体发出以下警报时,一定要及时就医:
- 胸骨后疼痛或不适感(可能是钝痛、压迫感、烧灼感);
- 疼痛可能放射到背部、肩部、手臂或下颌;
- 喉咙紧缩感、大汗淋漓;
- 头晕、呼吸困难。
2
医学检查建议不是“可选项”
当医生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时,尤其是对于冠脉严重狭窄的患者,这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建议。康先生如在3个月前就接受治疗,很可能就避免了这次危及生命的急性心梗。
3
对专业的医疗团队给予充分信任
医护人员多次劝阻康先生转出CCU,最终证明这一专业判断的正确性。当生命受到威胁时,信任专业医疗团队的决定至关重要。
了解心脏的“交通要道”:冠状动脉
心脏就像一个永不停止工作的泵,每天跳动约10万次,每年跳动约3600万次,一生跳动约25亿至30亿次。而冠状动脉就是为这个重要器官提供燃料的“生命线”。
冠状动脉分为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等主要血管。当这些血管因为斑块积聚而变窄时,心肌就会缺血缺氧,引发心绞痛;当血管完全阻塞时,就会发生心肌梗死。康先生的多支血管都存在严重狭窄,相当于心脏的多条生命线同时受阻,危险程度可想而知。
生命的选择:及时就医是关键
心肌梗死抢救的“黄金时间”是发病后的前120分钟,最迟不超过12小时,越早成功率越高。康先生从出现症状到就诊间隔了20小时,远远超过了最佳抢救时间窗,极大地增加了治疗难度和风险。出现胸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坐下或卧位休息,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而不是等待症状自行缓解。
心脏健康无小事,胸痛胸闷莫忽视
医学建议要听从,预防措施要提前
我们的心脏每天都在不知疲倦地工作
值得用心呵护
珍惜生命,从关爱心脏开始
奉贤区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简介


就诊方式&门诊时间

专家简介








报送:区卫生健康委(沈群)、区中心医院(邓海燕)
编辑:王鹏
• end •
往期精彩回顾
敲法槌、玩套圈:头桥小学普法教育“活”起来
政务服务“好差评”暖心纪实:您的“点赞”与“建议”,我们这样回应
秋漫奉贤,重阳至暖!奉贤酒店联手推出精品套餐,邀您与父母享一场“不赶路”的秋日陪伴
奉贤这个空间奏响公益清音,为奉贤文化惠民注入“琴”动力
冷空气吹到菜摊!价格微涨,供应没 “降温”→